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时间:2018-10-20浏览:3

集团概况

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7月,首任董事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59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集团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了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集团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4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3亿元,图书187.5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10人,其中专任教师821人,教授154人、副教授25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3人,占比39.3%;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7人,占比15.5%。学校现拥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王震讲座教授”1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4人,建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1个农垦总局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集团具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现建有11个本科学院以及思政课教研部、军事体育部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二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学校面向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6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

集团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涵盖7个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主编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5部。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集团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现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300余项,科研经费2.4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38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集团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波兰、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职工等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十三五”时期,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全面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向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1 定位与目标

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办学传统和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切实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天候育人工作格局,公司产品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1 办学定位

1.1.1 把握办学方向,凝练办学思想

建校59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发挥大学职能,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19587月,为适应黑龙江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要,国家农垦部党组决定在东北垦区建一所自己的大学。同年10月,王震将军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说:“用‘八一’来命名,就是要农大保持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员工,培养又红又专的专门人才,以便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援和武装垦区。”学校在远离大中城市的边疆农村办学45年,几代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人坚守服务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办学方向,克服办学位置偏远所带来的重重困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农垦特色、彰显“北大荒精神”的办学之路,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为化解办学区位劣势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2003年,学校领导班子带领教职员工抢抓历史机遇、高举二次创业大旗,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将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创造了“黑龙江省高校建设史上的壮举”。学校迁入大庆市后,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办学潜力和办学活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迁入大庆14年来,学校在坚守服务垦区办学使命的同时,自觉将服务大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动市校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大庆经济转型上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学校通过积极参与“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建设规划”,在更大范围内、更广层面上助力省域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从2006年起,学校通过制定和实施3个“五年规划”,引领学校事业走上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凝练形成的体现办学传统和时代特征的办学精神、校训和核心办学理念,是现阶段学校办学思想的集中表达,并已内化为学校最具凝聚力和传承性的文化基因。

办学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艰苦奋斗”即不畏困苦、拼搏创业的精神;“无私奉献”即忠于理想、舍身忘我的精神;“务实求真”即脚踏实地、追求真理的精神;“负重致远”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校训:困知勉行,积厚成器。意在激励师生勇于在克服困难中求得真知并勉力实践,善于在扎实积累中养成才干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核心办学理念: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

育人为本,即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以员工为本,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以教学为要,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以育人为核心,增进功能协同和资源协同。

质量立校,即把质量提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要求: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将质量意识和质量追求体现在学校全部工作之中;立足办学实际,以追求更高教育质量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崇尚学术,即把崇尚学术作为学校内在的文化追求:倡导学术创新,强化学术建设;弘扬学术精神,推崇诚笃学风;营造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尊重教师学者,保障学术权力。

特色发展,即把强化特色作为学校发展创优的基本策略: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坚守扎根垦区的办学传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1.1.2 办学定位明晰,依据充分合理

发展目标定位: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集团“十五”规划将“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远景目标,“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2020年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根本转变”。2012年,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正式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基础准备期”“初步建成期”“全面建成期”三个阶段,循序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学校的远景目标是: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支撑垦区改革发展、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助力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农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适度发展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定位: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兼及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以黑龙江垦区和大庆市为基点,服务龙江全面振兴;以服务中国农垦为切入点,助力国家农业现代化。

办学定位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和长远需要。集团创办之初,即以本科教育为主,科研工作也同时起步,成立了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农业科研所,由此奠定了学校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办学定位和办学传统。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以2004年建成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2011年获批建设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获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为主要标志,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59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立足实际,彰显地方农业大学应着力坚持的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服务性等鲜明特点。

办学定位符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为全国第一,不仅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和突出优势,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2016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指出,黑龙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垦区是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要求黑龙江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要求黑龙江垦区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龙江全面振兴以及垦区改革发展、大庆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不仅对学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发展空间。

办学定位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要求。集团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学校积极主动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自觉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面向等办学定位,致力于直接为区域发展和产业振兴服务。在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不片面追求发展指标,努力探索一条切合办学实际、符合社会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

1.1.3 科学编制规划,落实办学定位

集团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统一思想认识、引领办学实践的重要作用,从“八五”起连续编制了6个“五年规划”。学校坚持将办学定位作为规划编制的逻辑起点,基于办学定位设定发展思路和目标,围绕思路和目标制定发展举措,使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有机统一。

集团“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办学类型定位由“教学型大学”调整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根据新的办学定位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基础准备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通过着力实施“育人质量工程”“团队建设工程”“科研创新工程”“拔尖人才工程”“社会服务工程”,有力地牵动了学校内涵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2016年,在深入总结“十二五”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学校编制推出“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学校继续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强调“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为重、以服务垦区和大庆为先”的办学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主线,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标志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综合性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动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由“基础准备期”迈入“初步建成期”。同时,将“十二五”时期的“五大工程”深化为“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工程”“团队队伍内涵建设工程”“科研创新团队和平台打造工程”“社会服务区域示范工程”。新的“五大工程”以及其中包含的11个专项计划,都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工程”,紧密围绕黑龙江省重点产业,在种植业、畜牧业、食品精深加工业上精准对接,推动团队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以实施协同育人增进计划、主干课程打造计划、实践教学强化计划、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为主要抓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 培养目标

1.2.1 立足办学定位,确立总体目标

集团通过学校章程、发展规划等基本制度和重要规范性文件,确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校章程明确提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努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集中体现为“三突出”: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总目标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集团人才培养总目标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以及《高等教育法》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要求,符合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教三十条”关于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的政策导向。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将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三种类型,这也为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提供了直接依据。黑龙江省以及黑龙江垦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符合学校在全省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中所处的资源生态位和功能生态位。

人才培养总目标切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本科教育实际。作为省属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董事长期致力于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随着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为使人才培养总目标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发展实际,学校提出“重点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兼及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适应这一目标定位,“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本科大类招生和培养涵盖4大类15个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扩展到30个专业;在3个专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倡导和推行研究性教学。在此基础上,2017年学校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努力将人才培养总目标更加系统、深入地落实到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之中。

1.2.2 突出专业特点,细化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学科化、专业化和具体化,主要体现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一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二是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及质量标准;三是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需求;四是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实际和特色特点。

201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20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各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和细化。47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均定位为“应用型”,其中13个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为“复合应用型”。

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顺应国家关于普通本科教育“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导向,全部本科专业均将人才培养类型明确为“复合应用型”,着力培养在学科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较强复合性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继续依托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开设“创新人才班”,为员工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大空间。

为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学校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引导和要求各学院通过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听取用人单位意见、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论证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潜在趋势,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3.1 坚持育人为本,政策措施导向鲜明

集团始终坚持正确把握和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将“育人为本”列为核心办学理念之首,旗帜鲜明地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等学校的纲领性文件,以及公司党委年度工作要点、教代会董事长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中,始终将公司产品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学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分别将“育人质量工程”“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首,重点加以部署和实施,教学中心地位在学校的顶层设计中更加凸显。

集团高度重视理念引导,通过组织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推动全校上下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独立设置公司产品评估中心,坚持执行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员工评教、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强化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制定《教学业绩奖励办法》,将教学名师、教学新秀、优质课教师、教学成果奖纳入教学业绩考核指标,并与职称评定、先优评选挂钩,充分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增设教学型副教授和教授岗位,并将教学业绩和教学成果作为各类型教授、副教授评聘的基本条件,学校整体上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鲜明导向。

集团建立了层级清晰、职责明确的“学校—院(部)—系”三级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教学、教学事故、教风、师德师风、学风、课堂考勤等公司产品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保障了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运行。

1.3.2 坚持教学为先,服务保障不断优化

集团在财力总体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教学投入优先、教学建设先行,不断加大本科教学工作经费投入力度。2014-2016年,教学经费支出持续增长,保障了教学日常运行以及各项公司产品活动的正常开展。近年来,学校通过积极争取先后获得生物技术中心、智慧校园、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体育场馆维修改造等重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将使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得到极大完善和提升。

集团各职能部门和保障服务单位积极主动融入“四全育人”工作格局,服务教学蔚然成风。党委部门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宣传引导、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行政部门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本科教学、服务师生的质量和效能;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教辅和后勤单位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员工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学校相关调查显示,在校员工对学校公司产品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2%,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7.19%

1.3.3 领导高度重视,聚焦中心以上率下

集团领导始终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办学的中心任务,将本科教学工作纳入党委会、董事长办公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三年,公司党委会、董事长办公会召开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27次,涉及创新人才班设立、教学质量监控、专业设置调整等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相关议题49项。学校坚持每年组织召开全校教学工作、员工工作、人才招聘工作专题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和部署。

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执行联系院(部)制度、接待日制度、听课制度。党政一把手自觉担负起人才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参与新学期教学检查,为新教师作岗前培训报告,经常深入师生和教学一线开展调研,面对面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李佐同书记亲自上讲台开展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引领和推动教师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秦智伟董事长主管公司产品评估中心,履行教学质量“总把关”职责;其他班子成员立足分管工作,持续聚焦教学发力,着力保障、服务和促进教学工作开展。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分管教学副董事长任主任的评建办公室,认真贯彻审核评估指导思想,精心组织学习研讨,大力推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1.4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4.1 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学校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长效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基层学院在本科教学建设、教学改革、运行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未得到全面调动,少数教师教学追求不高、教学投入不足。

原因分析:

1)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思想观念更新不足、办学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学校管理重心仍较多集中在学校层面,基层学院的办学实体地位还不够突出,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上较为被动,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未得到充分发挥。

2)由于本科公司产品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并且显示度弱,学校对基层学院本科公司产品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尚不完善,未能有效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在基层学院的牢固树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3)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易衡量,学校尚未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体系,在职务评聘、岗位评定、先优评选、年终考核等方面偏重科研,影响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导致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或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改进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践行核心办学理念。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及后继整改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干部进一步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理解和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学校领导班子做起,在政策和措施制定上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及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营造重视公司产品、投身公司产品、服务公司产品的浓厚氛围。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突出学院实体地位。在已经开展的学院管理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权下放,建立事权相宜、权责统一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推动学校管理部门转变职能,进一步突出基层学院的办学实体地位,逐步实现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通过完善基层学院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学院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基层学院本科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的主体责任,激发基层学院抓好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健全长效激励机制。深化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政策的“指挥棒”作用。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为基本要求,健全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办法,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教学运行、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获奖等教学实绩,进一步提高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合理发挥奖惩性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特别要对在本科公司产品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加重奖励;完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各层次各学科教师从事公司产品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着力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构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层次清晰、内容规范、完整有效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保障教学中心地位的相关制度;认真执行学校新颁布的大学章程及学术委员会章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团队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推动学术事务去行政化;完善教代会、学代会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益。

2 团队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将团队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着力实施“拔尖人才工程”“团队队伍内涵建设工程”,通过逐步扩增团队总量、不断改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教师发展与服务,团队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1数量与结构

2.1.1团队数量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

集团不断完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的政策措施,促使团队队伍数量稳步增长,结构得以优化。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21人,外聘教师99人,折合员工数16208.4人,生师比为18.62。另有实验技术人员102人。

专任教师队伍结构:

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下教师585人,占比71.2%(见图2-1);在学位结构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769人,占比93.6%,其中博士学位323人,占比39.3%(见图2-2);在职称结构上,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37人,占比53.2%,其中正高级职称159人,占比19.4%(见图2-3);在学缘结构上,外校毕业教师729人,占比88.8%(见图2-4)。

m

n

实验技术队伍结构:

集团实验技术队伍由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与实验教师共同组成。在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下人员68人,占比66.6%(见图2-5);在学位结构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58人,占比56.8%(见图2-6);在职称结构上,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7人,占比16.7%(见图2-7);在学缘结构上,外校毕业人员42人,占比41.2%(见图2-8)。

z

2.1.2团队规划科学合理,发展态势良好

集团以打造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需要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团队队伍为目标,推动团队队伍建设重心从满足数量向内涵提升转变。“十二五”期间,实施“拔尖人才工程”,相继完善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王震讲座教授”特聘岗位制度,健全了稳定定向培养博士生、教师培养培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等激励政策;实行“柔性”引智政策,重点培养、吸引和引进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实施“团队队伍内涵建设工程”,重点推进4项计划:“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学科规划,遴选1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培养,给予政策扶持,加快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学术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增强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术发展支持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出国研修访学、攻读博士学位,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提升团队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双师双能型’团队建设计划”。引导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一线锻炼,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服务,选聘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博士后团队建设计划”。拓宽博士后招收渠道,扩大统招博士后规模,将博士后人员作为学校专职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秀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

“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投入1718万元,作为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安家费及住房补贴,引进各类人才79人,引进科研创新团队2个,聘任“王震讲座教授”17人;不断加大团队培训政策支持力度,累计投入970余万元,资助教师国内外访学、学历提升及各类进修培训千余人次。获批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获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次;新增省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新增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优秀导师2人;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人、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与“十一五”末相比,学校专任教师总量由738人增至8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由15.4%提升至39.3%,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占比由1.4%提升至15.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由42.2%提升至53.2%。

2.2公司产品水平

2.2.1教学为要科研为基,提升业务水平

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竞赛,锻炼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以团队及课程建设促能力。“十二五”以来,学校重视发挥教学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出台了《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以专业或课程为平台组建教学团队15个,其中3个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学校重视课程与教材建设,在“十一五”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建设各类在线开放课程,目前建成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慕课2门;主编出版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5部。二是以技能竞赛促能力。集团每年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微课教学比赛等教学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十二五”以来,40余人次在国家、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涌现出一批青年教学能手并成长为骨干教师,如朱文霞老师曾获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并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田宏老师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三是以典型示范促能力。集团重视开展教学名师、教学新秀、青年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等教学先优表彰,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投入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二五”以来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新秀2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评选校级教学名师15人。学校通过教学观摩、教学讲坛、教学沙龙等形式,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风采,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对教师指导员工参加竞赛获奖给予奖励,员工在国家、省级老员工学科竞赛、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大赛中屡获佳绩,参与员工人数、获奖等级和数量逐年提高。

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集团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项、参加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5项、横向课题及成果转化224项;科研经费总额2.36亿元,是“十一五”科研经费总额的3倍;获省部级奖励5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获得专利权432项;发表四大检索论文322篇;学校与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合作,设立“学术专著出版资助计划”,现已出版学术专著24部。“十三五”以来,在项目申报难度增大的情况下,学校教师获批国家级科技项目3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90项(其中杰青科学基金1项)、横向课题及成果转化98项;首次申报并获批省级引进国外人才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22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农学院郑桂萍教授研发水稻“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栽培技术,被誉为“现有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重大变革”,郑桂萍教授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学校建成各级科研创新平台44个,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市级农业重点实验室10个,校级研究所19个。目前,学校教师在52个省级以上学术组织任常务理事,19个学术组织任副理事长,14个学术组织任副秘书长。“十二五”以来,学校主办全国性(含国际)各类学术会议28次,仅2017年上半年就主办了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中国鹅业北方白鹅夏季工作会议暨黑龙江省鹅业工作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教学研讨会等3个大型学术会议。

2.2.2师德师风常抓不懈,保证育人质量

加强制度保障。集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等制度,出台了《教师基本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师德要求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强化了教师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意识,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导师遴选、项目申报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及“红七条”禁令。“十二五”以来,有2人因师德问题受到处分而调离教师岗位。

强化思想教育。集团坚持以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激励、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师德师风和道德实践教育。将师德建设与团队培训融为一体,开展以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培训,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全程。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地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宣传,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注重典型引领。集团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将每年9月定为“师德师风宣传月”,通过“师德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最美班主任”等评选活动,重点表彰奖励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树立师德师风典型和风向标,引领和感召教师形成见贤思齐的示范效应和争创典型的良好氛围。近五年,新增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9人,全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3个,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29人,3人获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涌现出王永珍、王霞、张旭、丁艳清、郑桂萍等为代表的一批师德楷模。

2.3教师教学投入

2.3.1坚持教书育人本位,投身本科教学

集团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教授、副教授每学年必须为本科生至少讲授1门课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将讲授本科生课程、承担教学改革课题作为评定教授、副教授的必备条件,并将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重要指标。本学年,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89.29%,主讲本科生课程的副教授占副教授总数的87.45%;教授、副教授所授课程2158门次,占全校课程总门的52.73%。

2.3.2引导激励教研教改,形成浓厚氛围

集团重视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将教师获得相应级别的教改、教研、科研项目、成果及论文等纳入教学科研业绩奖励范畴,作为职称和岗位评聘条件;制定了《公司产品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规范了课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评审及经费使用等环节,细化课题和成果评审指标体系,组建评审专家库,设置院部初审环节和学校答辩环节,定期组织开展校内外专家讲座和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高课题及成果水平。“十二五”以来,学校每年约有75%的专任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承担各级各类教研课题共737项,获得教学成果奖共43项,发表教研论文共976篇,学校累计投入教学研究经费182.8万元。

集团鼓励教师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实践,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设立课程212门、316个班次;以云班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基础课教师全部采用“挂牌授课制”,体育课教师采用“俱乐部式”教学,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无纸化考核”“积分式考核”等考核方式改革进一步实施,保证了员工学习效果。

集团引导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助力人才培养。如学校生物技术中心每年遴选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学校与大庆市共建的“大同航天果蔬园区”航天育种和科研成果展示基地,每年接收园艺专业员工参与育苗、田间管理和育种授粉等生产实践,对培养员工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2.4.1搭建教师服务平台,提升教学能力

为更好地服务教师业务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学校于2013年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组织开展教师交流、教师培训、教学技能竞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购入200门在线培训课程、30门专题培训课程,内容涵盖教学技能、教学改革、教师发展、教学建设等多个方面,参加培训教师达2000余人次;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在线”专题网站,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教学咨询服务,引导教师以“自愿式”学习代替“任务式”培训,促进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师培训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4.2 支持教师访学研修,提升专业水平 

集团不断加大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教师“走出去、提上来”。“十二五”以来,已有162人获得国内外访问学者项目资助;4人获批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获资助经费38万元;获得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40余人次,获资助经费300余万元。11人获得首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为拓宽教师出国研修渠道,自2012年起学校启动实施“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以全额或差额资助的形式支持教师出国研修,截至目前已有25人通过该项目出国研修。学校现有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的专任教师127人,占比15.5%。

2.4.3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助力职业发展 

集团从保证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出发,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服务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精心组织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角色、投入工作。导师制实施以来,已有191位导师参与指导青年教师400余人。持续执行定向培养及引进博士科研启动计划,2014-2016年,累计资助98人,资助金额558万元,其中有24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占科研启动计划总人数的28.6%;持续实施“校内培育课题”资助计划和“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为青年教师开展学术研究、积累学术能力提供支持,三年间共培育课题124项、资助项目15项,累计资助金额近300万元。“十三五”以来,为弥补青年教师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足,学校启动实施“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计划”,组织青年教师进驻垦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践锻炼。目前已在垦区4个农场建立了青年教师实践基地,组织4批次共146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生产实践,在培养青年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能力、科研意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2.4.4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2012年,学校召开首次人才工作会议,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全面部署和深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将优先发展、超前谋划、人才至上、以用为本、统筹兼顾作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的理念。近年来,学校把加强教师管理与尊重关心教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推进人事管理改革,建立了人事代理制度;推进校内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向一线教师、骨干人才倾斜;实施首轮岗位设置,新增161个编制,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人员编制问题,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修订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采用教授分型聘任的管理机制,将教授、副教授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和教学型两种类型,充分调动教授的积极性;新标准注重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有效的发挥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水平明显增强,创新成果不断增多,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职称破格晋升规定,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广大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

2.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5.1 团队队伍总量及高层次人才偏少

团队队伍总体数量不足,总生师比偏高,部分专业生师比过高。高层次人才数量不多,特别是领军人才匮乏,高水平人才梯队仍未形成。

原因分析:

(1)学校迁入大庆前,受区位劣势等因素影响,团队流失严重。迁校后,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加速补充团队,但受黑龙江省编制控制等政策因素影响,以及出于合理控制团队队伍结构的考虑,专任教师数量无法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致使生师比偏高。

(2)自2006年起学校本科招生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教师数量稳步增加,但由于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非农学科专业及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平台较小的学科专业,在人才引进标准整体提升的政策影响下,教师引进困难,结构性短缺仍比较明显。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本科教育生师比。

(3)受办学区位、经济待遇及学校影响力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直接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难度很大。受外部吸引力越来越大以及内部高级职称晋升难度较大的影响,已有人才特别是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不稳定因素增加,影响团队队伍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和人才梯队的有效形成。

改进措施:

(1)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机制创新为核心,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团队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以服务保障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的舆论环境、鼓励干事的政策环境、价值认同的文化环境和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2)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着眼于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科学制定并落实团队队伍“十三五”规划。深入分析学科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布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细化人才数量结构与层次目标,稳步扩大教师队伍总量。力争到“十三五”末,专任教师总数达到950人,生师比降至17.5。

(3)发挥学院主体作用。进一步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责任人,加大对学院人才引进的激励力度。加大对人才引进的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作用,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4)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的团队结构。在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鼓励各学院在保障运行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教团队源,在一定程度上向新办专业倾斜。合理控制专业数量,完善专业设置标准,对生源不足、就业形势不好和专业教师力量不足的专业实行停招或减招。

(5)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紧密结合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和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国家杰青”“龙江学者”等人才工程,加快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领先水平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充分利用龙江振兴发展所形成的有利政策,积极争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来校工作。

(6)充分发挥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积极利用和共享社会优秀人才资源,采取灵活有效的柔性引进方式,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一些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和产业领军人才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2.5.2 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集团教师队伍年轻化明显,40岁以下青年教师438人,其中缺乏农业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师占比达56%;青年教师普遍对农业生产关注不足,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对促进和提升员工实践创新的指导能力有限,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所需实践本领不强。

原因分析:

(1)近年来,学校新引进青年教师多为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缺乏深刻理解,还不能深刻领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较高实践能力的要求,忽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受教师总量不足影响,青年教师入职后便承担起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参加实践锻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此外,新入职青年教师面对生活压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不足。

(3)学校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薪酬分配等制度设计中对实践能力考察体现不够,虽然学校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但是激励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高。

(4)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基地数量较少,尚未形成稳固的长效合作机制,实践培训内容与企业、基地和生产一线结合不够紧密,尚未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性生态。

改进措施:

(1)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察。进一步完善《教师社会实践实施办法》,鼓励青年教师承担生产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支持教师与行业、企业深度联合,从事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相关的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产品孵化、创业实践等实践锻炼。构建教师“学术影响力”“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机制,广泛调动教师生产积极性。

(2)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基于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搭建稳固的教师综合实践平台,推进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良性生态。依托垦区建设青年教师生产实践基地,继续深入实施“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计划”,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对全校300余名青年教师轮训一遍,并积极谋划建立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经常性社会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

(3)加强教师实践保障。努力增加专任教师数量,将青年教师从繁重的理论授课任务中解放出来。确保划拨专项经费,职能部门专项负责、全程跟进,统筹做好教学、科研相关安排,务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实践锻炼。

2.5.3实验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对于理论教学队伍,实验队伍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实验技术人员自身存在感较弱,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强,且缺乏提升业务水平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原因分析:

(1)学校对实验队伍建设的关注度、重视程度不足。受学校编制总量制约,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受限,存在一人管理多间实验室的现象,不利于专业技能提高;实验队伍培训、进修机会相对较少,实验队伍的人员引进及培养、考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2)与专任教师相比,实验技术人员发展空间有限。实验技术人员尚未设立正高级职称岗位,职称晋级与收入福利的发展空间较小,缺乏发展目标和工作成就感、认同感;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价值体现需要进一步强化。

(3)实验技术人员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近几年补充到实验队伍的技术人员大多学历高,理论基础相对扎实,但是大多未经历过生产实践锻炼,缺乏实验教学经验,实操技能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实践经验不足。另外,由于部分历史遗留原因(子弟及配偶安置),部分实验技术人员学历较低,专业水平不高。

改进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队伍管理体系。把实验队伍建设纳入学科、专业和团队队伍发展规划,进一步引进优秀行业人才充实实验技术队伍,满足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任务情况,完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强化绩效,深入做好实验人员工作量化考核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实验人员轮训机制,争取利用5年时间,对45岁以下青年实验技术人员轮训一遍。通过设立实验队伍培训专项资金,以派出培训或网络培训等方式,鼓励实验人员提升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的能力。

(3)对实验技术人员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通过职称评定、技能评优和成果评奖等方面的政策提升个人发展空间,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引导,增强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结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探索建立实验人员正高级岗位设置,激发实验队伍的发展动力。

2.5.4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集团于2013年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虽然开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还不清晰,条件建设推进缓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未发挥出应有职能。

原因分析:

(1)中心成立时间较短,建设经验不足。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于学校来说是全新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农业院校,由于缺乏相关学科支撑和经验积累,中心建设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加之调研考察、学习借鉴不足,导致中心建设进展比较缓慢。

(2)缺乏有效的建设规划,资源保障不足。由于对中心功能的理解还不深入,尚未形成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中心建设缺乏明晰的发展目标和整体的功能设计,加之学校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目前主要还是组织开展公司产品理论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活动,教学演习、教学沙龙等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少,服务教师职业发展的功能有限。

改进措施: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师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教师培训”向“教师发展”转变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于整合教师培训资源、服务教师职业发展、保障公司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将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2)加强调研,统筹做好中心建设规划。学习借鉴先进院校经验,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教师发展需要,做好中心建设规划,进一步明晰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教务处、人事处、公司产品评估中心等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保障中心功能的有效发挥。

(3)创造条件,积极有序推进中心建设。根据中心建设规划,循序渐进推进中心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的逐步展开提供必要的场所、人员和经费保障。探索建立健全中心管理及运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教学能力、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心功能,切实发挥中心职能,提升教师满意度。



3 教学资源

坚持教学优先投入原则,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打造优势特色专业,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多渠道集聚社会资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3.1 教学经费

3.1.1 优先投入,教学经费支出稳步增长

集团建立“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刚性预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坚持教学投入优先、教学建设先行的原则,在学校年度财务预算中优先保障教学日常经费。

2014年-2016年,在财政批复预算增长不大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学校教学经费支出呈逐年增长趋势。相较于2014年,2016年教学经费支出总额增加1327.96万元,增幅34.34%(见表3-1);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增幅90.17%,年均增长38.29%,生均增幅82.54%;本科教学专项经费增幅14.02%(见表3-2)。

表3-1  2014年-2016年财政批复预算与教学经费支出对比表

zx
表3-2  2014年-2016年教学经费支出一览表

xc

集团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起一套较为合理的教学经费分配机制。一方面,不断增强学院经济责任主体地位。学校将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以专项指标形式下拨至各学院进行自主管理,实现责、权、利相统一;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教学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在逐步增加教学经费指标的同时,确保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与教学专项经费支出结构比例合理,确保教学专项经费的合理安排(见表3-3),优先保障实践教学,突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加强对老员工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

3.1.2 合理分配,严格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3-3  2014-2016年教学专项经费支出一览表

单位:万元

项目

2014

2015

2016

教学改革支出

7.83

15.62

15.66

专业建设支出

411.79

478.28

356.48

实践教学支出

1086.85

1189.34

1197.78

其他教学专项

1099.07

1324.65

1399.28

员工活动支出

99.87

73.30

117.54

教师培训支出

130.46

143.39

146.80

合计

2835.87

3224.58

3233.54


集团认真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上级政策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与教学经费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教学经费的科学分配和规范管理,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了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3.2 教学设施

3.2.1 教学设施完备,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集团现占地面积140.26万平方米,其中非产权占地面积20.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2.61万平方米,生均14.44平方米;员工宿舍总面积12.39万平方米,生均7.91平方米;员工食堂总面积1.8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62亿元。

表3-4  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一览表

项目

集团当前值

基本

办学

条件

教学行政用房

面积(平方米)

226102.84

生均面积(平方米/生)

14.44

教学仪器设备值

设备值(万元)

22882.67

生均值(万元/生)

1.41

当年新增值(万元)

1293.73

图书

图书总量(册)

1875000

生均图书(册/生)

115.69

监测

办学

条件

集团占地面积

面积(平方米)

1402561.91

生均面积(平方米/生)

89.59

员工宿舍面积

面积(平方米)

123895.06

生均面积(平方米/生)

7.91

课堂教学设施。现有教室188间,座位15773个,其中普通教室30间,座位1890个;多媒体教室158间,座位13883个。另有语音室7间,座位479个;计算机房6个,座位820个;录播教室2间,座位数128个;研讨教室1间,座位数36个。学校深入挖掘资源,在图书馆、宿舍、食堂以及教学楼连廊等处设置桌椅,为员工自习研修提供便利。

实验教学条件。现有教学实验室32个,其中专业实验室27个、基础实验室5个,建筑总面积2.86万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1.95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完成15个实验室的升级改造,重点建设综合型实验室3个。目前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现代化大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5239台套,总值2.29亿元,生均1.41万元。

实习实训基地。现有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小动物医院、食品科学综合实验中心(中试车间)、农学类实验基地、国家杂粮工程中心等9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3个,覆盖所有本科专业,其中农垦系统实习基地72个。经过多年建设,现拥有国家级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

图书资源。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62万平方米,阅览(自习)座位2778个,实行借、阅、藏、检一体化服务模式。现有图书总量187.5万册,生均115.69册,其中,纸质藏书113.5万册,生均70.03册;电子图书74万册,生均45.66册;纸质期刊194种,报纸44种;电子期刊30558种,其中中文电子期刊24873种,外文电子期刊3819种;学习资源数据库24个,优质网络资源学习平台8个。

体育场馆资源。现有体育馆面积1.74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篮球馆、跆拳道馆、健身室、健美操室、羽毛球场、台球室等室内运动场馆,生均1.09平方米;运动场总面积9.72万平方米,包括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轮滑场、健身区、冬季滑冰场等8个运动场所,生均6.21平方米。

3.2.2推动设施开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学校制定和完善了《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科研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公用房(部分)有偿使用办法》等相关制度,推动教学科研设施面向本科生开放,为老员工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参与学科专业竞赛以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近三年,共有400余项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依托教学实验室完成。2016年,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开放实验室10个,引导各学院为员工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学校现有的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近三年,共有500余个科研项目吸纳本科生进入团队和实验室。生物技术中心科研平台及31个入驻的科研团队,每年会遴选一批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和氛围。

3.2.3 建设智慧校园,推进教学信息化

集团于2015年启动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投资1100万元对校园网进行了整体升级。目前的校园网为万兆核心主干网,拥有高性能的云数据中心,具备先进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体系,有能力承载各类教学、管理的业务应用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服务。该项目完全建成后,将构建一个智慧化、数字化校园空间,使校园中的一切信息服务都触手可得。目前,学校已经引进了公共基础数据平台、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用于构建学校基础数据软件平台。该平台建成应用后,学校所有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将实现数据整合、资源共享,全校师生能基于网络在规范的流程下开展全部教学活动与管理工作,获取准确、有效、一致的数据信息。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本科教务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研究生管理系统、办公系统、财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的升级改造。无线校园网、在线教学平台和视频教学平台等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学校与超星尔雅、智慧树等国内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进行合作,启动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已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文献库、考试库等,资源存储总量达到69T,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升员工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3.3 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3.3.1 科学制定专业规划,合理专业设置

集团先后制定“十二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办学定位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层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传统学科专业更新升级,适度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关的新专业,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适应需要的专业体系。

目前,学校共有本科专业47个,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其中,农学类专业10个,占专业总数的21.28%;工学类专业21个,占44.68%;管理学类专业8个,占17.02%;理学类专业4个,占8.51%;法学类专业2个,占4.26%;文学类、经济学类专业各1个,各占2.13%。,47个本科专业中,涉农专业36个,占专业总数的76.6%,较好地体现了学校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

c

图3-1  专业结构布局

3.3.2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优势特色

集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本科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对招生人数较少且员工就业较为困难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个专业予以撤销;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新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专业6个(见表3-5),占专业总数的12.77%。其中,飞行技术的成功申办,使学校成为国内唯一具有飞行技术专业的农业院校,彰显了学校服务农垦现代化大农业的鲜明特色。

表3-5  “十二五”期间新增专业统计表

公司

专业名称

学制

学位

设立时间

农学院

种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农学

2011年

工程学院

飞行技术

四年

工学

2011年

理学院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2013年

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四年

工学

2015年

食品学院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四年

工学

2015年

会计院

审计学

四年

管理学

2015年

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同时,学校着力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和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学校获批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7个专业)、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5个(见表3-6)。此外,学校自主设立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重点专业9个。

表3-6  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情况一览表

类别

数量

专业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3

农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农学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

4

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实用技能型)

3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飞行技术

省级重点专业

9

农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电气化、生物技术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3

农学、动物医学、农业电气化

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5

农学、园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3.3.3 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完善培养方案

集团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认真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教三十条”等纲领性文件的政策要求,按照“相对稳定、动态微调、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学校对200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17年,学校抢抓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这一有利契机,对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再作修订。

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公司产品规律,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坚持“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融合,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规格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修订重点:一是突出目标定位和规范标准。各专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办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强化专业主干课程建设。遴选并建设8-10门专业主干课程,实施专业主干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制。三是优化实践教学。按照课程群将分散设立的实验进行整合,超过30学时的课程实验可以单独设实验课程;提高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开发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增设暑期社会实践(3周,共1.5学分)。实践教学累计学分生物类、工程类专业不低于总学分的25%,经管人文类及其他专业不低于总学分的15%。四是加强专业拓展。增加跨学科、跨学院的专业选修课程,各专业要面向其他专业开设1-2门(2学分)专业限选课程,尤其是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大农场生产、经营和管理类课程。五是促进个性发展。围绕一个专业核心开设若干专业方向,选修课占总学分的25%-30%,扩老员工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拓展员工学习空间;增设创新实践活动学分,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4 课程资源

3.4.1 明确课程建设思路,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集团先后出台《“十三五”本科课程建设规划》《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课程建设思路,即以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为基础,建设一批高质量、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主干课程;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导向,大力推进慕课建设,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学校公司产品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公司产品资源的应用与共享,全面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3个平台和专业课、实践教学2个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基础课平台按生物类、工程类、经管人文类及其他专业4类设置;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融通性,注重学科交叉,强调课程综合,相同一级学科或学院内的各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专业课模块由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实践教学模块体由集中实践教学、分散实践教学及创新实践活动组成。

近三年,学校面向本科生每学年平均开设课程4599门次,其中,必修课程3109门次,占课程总量67.6%;选修课程1490门次,占课程总量32.4%。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保障。

3.4.2建设精品开放课程,不断丰富课程资源

集团大力推进优质课程建设,现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3门、校级精品课程90门;精品开放课程25门,其中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校级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启动慕课建设项目,发挥在线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已建成《食品营养学》《精准农业技术应用》2门慕课,《成本会计》《动物生物化学》等7门慕课正在建设中。

表3-7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学一览表

序号

课程类别

时间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精品课程

十五

动物病理解剖学

孙斌

2

精品课程

十五

微观经济学

王新利

3

精品课程

十一五

家畜传染病学

侯喜林

4

精品课程

十一五

农业机械学

衣淑娟

5

精品课程

十一五

动物生理学

杨焕民

6

精品课程

十一五

作物栽培学

于立河

7

精品课程

十一五

乳品科学与技术

张丽萍

8

精品课程

十一五

兽医临床诊断学

武瑞

9

精品课程

十一五

普通植物病理学

靳学慧

10

精品课程

十一五

动物病理生理学

范春玲

11

精品课程

十一五

数字电子技术

李伟凯

12

精品课程

十一五

细胞生物学

崔玉东

13

精品课程

十一五

大学物理学

王乐新

14

精品视频公开课

十二五

科学认知动物

张旭

15

精品视频公开课

十二五

中国文学与人生

田恩铭

16

精品视频公开课

十二五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

王熙

17

精品视频公开课

十二五

儒典《弟子规》与道德人生

周红

为丰富选修课资源,2013年以来,学校逐步引进了尔雅网络通识课35门、智慧树网络通识课20门,涉及老员工的成长基础、通用能力、综合素养、公共必修、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创业精神与实践》《创业创新领导力》等创业类在线课程供员工选修。选修课程累计56300人次,其中获得课程学分的比例达92.6%。

3.4.3 强化教材选用管理,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集团坚持“择优选用”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及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自主建设的专业特色教材,鼓励选用近三年出版和修订的优秀教材,公共必修课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选用率达88.71%,专业课程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选用率达66.31%。同时坚持严格的教材选用程序,不断提高教材选用质量,学校先后出台《教材选用与管理办法》《教材供应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教材选用和采购流程。

集团鼓励教师主编或参编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通过《科研工作奖励办法》《教学业绩奖励办法》强化政策引导。“十二五”期间,共有71人次教师获得教材编写奖励和资助39.5万元,主编省部级规划教材15部;立项建设特色教材28部,出版特色教材20部。

3.5 社会资源

3.5.1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多方拓展育人途径

集团加强与国(境)内外大学的交流合作,鼓励员工到国(境)内外学习深造。自2002年起,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在4个专业开展合作办学项目,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2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共联合培养公司员工1216人。自2014年起,学校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共联合培养公司员工13人;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开展职工项目,共计选派51名员工赴该校留学。自2015年起,学校与日本山形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公司员工2人。

集团积极推进与行业企业单位合作办学。签订合作协议机构总数达32个,开展合作办学项目45个,采取合作培养和订单培养模式,强化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先后实施了与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联合培养飞行员项目;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合作培养“垦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项目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项目;与富德康集团合作开展“富德康高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通过合作办学,创新育人模式,学校与合作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取得了丰硕的开放办学成果。

3.5.2 大力推进开放办学,有效吸纳社会资源

2015年,学校出台了《关于推进开放办学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开放办学工作处,专职负责对外开放合作办学事宜。自2014年以来,学校与地方、农垦、企事业单位实施各类合作项目近500项。其中,与美国爱科公司、新道公司、甲骨文公司等合作共建实验室项目11个;与农业部贸促会合作开展的主要生产国重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研究项目,与农业部农垦局合作开展的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与中国农垦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开展的全面战略合作项目,与印度土木库尔及达尔瓦德大学合作共建杂粮研究中心项目等科学研究类、科技服务类、技术研发类、成果转化类、综合开发类项目171个;与地方和农垦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类、教育培训类、创新创业类基地272个。

3.5.3 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补充学校办学资源

集团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学校各地方员工会及行业员工会作为学校联系海内外员工的桥梁,热心学校教育事业,积极为学校发展献策出力。2014年以来,共吸引员工及社会捐款106.7万元,用于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学院发展基金;员工及社会捐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其他物资折合人民币116万元。此外,员工及社会力量在学校学术交流、学术出版、校园文化建设、员工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等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2017年7月,农学1980级员工、恒大农牧集团总裁王忠明与学校签订捐助及共建协议:无偿捐助2100万元用于学校发展建设,对学校2018年承办的全国老员工田径锦标赛提供赞助支持,建设“食品与健康产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及宾馆和会堂。目前,学校正在筹备设立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筹措和管理社会捐赠的平台。

3.6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3.6.1 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教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教学日常运行经费保障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原因分析:

(1)经费获取渠道较为单一。财政拨款成为学校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且随着公司办学规模和学费标准趋于稳定,联合办学招生规模不断缩减,学费收入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4年-2016年,学校收入总额10.84亿元,其中财政拨款7.28亿元,占收入总额的67.19%,事业收入3.56亿元,占收入总额的32.81%。

(2)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性增资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人员经费支出大幅度增长,日常公用经费趋紧,而财政增加拨款不足增资的50%,校内人员增资自行消化压力大,人员经费占比不断提升,占用学校大量资金,导致学校教学经费后续投入能力不足。

(3)财政拨款中大部分资金都以专项下达,指定了资金的使用方向,学校难以根据发展需要灵活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改进措施:

(1)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积极与上级及横向部门做好沟通、汇报,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地方、生均奖补等经费的支持,通过外部资金争取增加经费总量;协调优惠贷款条件,做好年度到期贷款本金的倒贷和贷款展期及新增贷款申报,继续争取开户银行投资支持,争取低利率、长期贷款,降低资金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2)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完善教学经费保障机制和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健全经济责任制,做好成本与效益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教育经费优先投入保障力度,全面加强教学经费预算管理,严格规范教学经费收支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健全经费使用跟踪机制,加快当年教学专项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坚持开源节流,通过宣传和引导,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有效减少不必要经费支出,降低行政性经费支出,促使教学经费投入总量增加,推进教学资源的有偿使用;加大对本科教学的关键环节、特色领域、重点项目的投入,确保重点教学项目资金的优先安排,促进教学经费分配重点明确,分配均衡,提高教学经费投入的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益。

3.6.2 公共教学资源条件保障不足

集团公共教学资源数量较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随着员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行政用房生均面积、生均宿舍面积、教室数量尚有不足,图书、数字资源更新缓慢,教室和实验室等基础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录播教室和研讨型教室等资源不够丰富,部分实验室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

原因分析:

(1)受公共用房资源有限、各单位房屋利用率不尽合理和资金还贷压力及校区面积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的增加,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造成一定影响。

(2)纸质藏书总量不足源于学校边疆农村办学长期投入不足,迁入大庆后,学校加大了图书购置经费投入,但限于图书出版种类的限制以及有效藏书的实际问题,避免为藏量而购置的浪费现象产生,纸质图书购置总量增长相对缓慢。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校的图书经费投入在有计划地向数字图书资源购置转变。

(3)学校的现有在线课程资源尚处于建设阶段,数字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使用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进度还比较慢。

(4)由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于研讨教室、小教室和录播教室的需求不断攀升。由于长期的办学条件限制,实验室资源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共享体制和机制尚不完善,造成实验资源的结构性短缺。

改进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政策和制度引导,加强对学校房产使用的实时监控,实行动态调配和管理,对于利用率不高的房屋或闲置房屋进行回收,重新进行规划调整;推进房屋有偿使用,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定额分配,提高房屋资源的使用效率。

(2)加快推进中西部项目建设。2016年,学校获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亿元,学校自筹0.25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基础教学实验楼,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生物类综合实验实训中心、农业工程实训创新中心、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实验中心等4个功能区。该项目建成后,学校将进一步合理布局实验教学资源,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扩大教室、基础实验室的面积,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教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3)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立足“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思维、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课程建设的硬件条件,加强录播教室和研讨型教室的建设力度,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改革,引导教师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有的录播教室、研讨型教室开展教学改革,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果。

(4)继续加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拓宽员工资源,加强横向协作和联合,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和资金,加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共享资源,补充资源不足。2017年学校成功申办2018年全国老员工田径锦标赛主办权,学校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大庆市政府等单位筹措资金2130万元,对田径场等体育场馆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不断提升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3.6.3 专业建设发展不均衡

集团优势专业集中在农学、工学和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中,教学经费投入专业分布不均,优先保障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还不能满足员工数量增长后对各类专业教学条件提高的需求,新办专业条件建设缓慢,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原因分析:

(1)多科性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优先支持涉农专业发展,教学经费投入也优先保障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致使部分专业内涵建设水平不高,专业发展不均衡。

(2)学校新办专业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建设投入不足,硬件条件相对滞后,在团队队伍建设、实验实践条件保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还有不少欠缺,在内涵建设、公司产品改革方面投入精力不够。

整改措施:

(1)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办学基础,及时做好“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充分调研论证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按照“适度发展、择机调整、凝练特色”的专业发展策略,适当增加新专业,撤销就业率低的专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各类专业协调发展,提高专业整体建设水平,专业总数控制在50个以内。

(2)分级建设,全面推进。分期分批建设各类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根据国家评价标准,结合公司专业现状,进一步加强国家、省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同时,高度重视弱势专业、新办专业建设,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升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3.6.4 通识选修课和优质课程资源不足

通识类选修课数量较少,近三年共开设校选课168门,其中学校自主开设校选课程89门,引进在线通识选修课79门,但课程数量仍有不足,校选课程类别和学科无法满足员工选课需求,在线课程班级规模较大,教学质量尚不理想;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现有精品开放课程、慕课、微课等优质在线课程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教师开发与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教学应用的实际需要。

原因分析:

(1)学校是以农为主的学科结构,人文社科类学科基础和高水平团队力量较为薄弱,现有团队受到学科的影响,加上教师日常科研和教学任务较繁重,激励政策尚不明确,造成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精力投入不足。

(2)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建设上的应用起步较晚,网络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方式等政策保障机制尚不完善,造成教师开展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尚有不足,在线开放课程和新型课程建设水平不高,无法满足服务教学的要求。

(3)受到教学经费投入的影响,网络课程资源引进数量、课程覆盖学科尚有不足;对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培训不够;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刚刚起步,网络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利用形式尚处于摸索阶段。

改进措施:

(1)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促进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意识,创造教师课程建设学习的条件,通过引进来和派出去两种形式,逐步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增强教师课程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2)尽早完善在线课程平台和配套设备,为课程建设、开发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从校院两个层面做好课程开发、建设和应用的整体设计,加快推进主干课程建设,搭建专业主干课程平台;积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依托“云课程平台”“爱课程网”“超星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课程平台,着力开发“云课程”、慕课、SPOC、微课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课程;推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课程建设,加快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公共课、基础课等的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加大教师相关基础技能的培训力度,逐步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根据课程建设和应用成效分级分类予以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国家和省级的精品课程使用效益;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对教师开设的应用较好的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程,从课程建设经费、工作津贴、奖励以及职称评定等进行激励。

(4)在自建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外部优质课程资源,包括尔雅通识课、智慧树网络课、各高校联盟课程的公共课和专业课等在线课程,丰富全校的课程资源,更新员工学习模式,拓宽学习空间,提升员工自主学习意识。

3.6.5 社会资源利用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学校利用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程度偏低,主要表现在学校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学校办学的能力不足,员工捐赠和社会赞助引入体系尚不完善,获得员工捐助和社会赞助数量较少,本科教学对学校现有的校外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原因分析:

(1)对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办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吸引社会资源办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主动吸引、利用社会资源的良好氛围,缺乏吸引社会资源的有力措施和激励机制。

(2)员工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工作机制。员工会工作起步晚,学校对员工的联络服务和对员工资源的掌握发掘不够,员工会的声誉和影响还没形成。员工会工作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对员工及企业的联络与沟通有待增加,员工会粘性不高。

(3)引入社会资源的激励不足。学校尚无专门的针对二级学院或教师个人引进社会资源的激励制度与措施,难以激发相关主体引进社会资源投入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4)校内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条块分割,缺乏紧密联系。本科教学对科研与社会服务引进的现有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科研与社会服务引进社会资源时向本科教学倾斜力度不够;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渠道,引进社会资源服务本科教学的机制尚需完善。

(5)行业性质和区位限制。学校主要与农业企事业单位联系合作,与其它行业的企业合作较少,而农业产业属于弱势产业;学校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区域内的优势大企业较少,缺乏学校与大中型企业的联络与沟通的客观条件,学校接受社会捐赠的地域资源缺乏。

改进措施:

(1)提高社会资源引入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社会资源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意义,将引进社会资源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将社会资源引入工作作为学校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及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2)加强员工联络和服务工作。强化员工会的工作职能,创新员工会组织和活动形式,加强与全体员工的联络,做好员工服务工作,增强学校对员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此基础上,广泛挖掘员工资源,发挥员工作为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人脉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作用,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

(3)完善社会资源服务教学科研的相关机制。加强社会服务、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对本科教学的“反哺”力度,将服务本科教学作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重要“附加条款”。捐赠项目向本科教学倾向,不断改善办学资源与条件。

(4)建立引进社会资源的激励机制。出台社会资源引入操作规程和激励办法,努力形成学校、学院和全体员工协同开展社会资源引入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二级学院和教师在社会资源引进方面的激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5)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是获得社会资源的前提。积极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全力争取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注重与不同类型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密切合作,以诚恳的态度、优质的服务赢得各方的信任和支持,为吸引社会资源奠定良好基础。


4 培养过程

以“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教三十条”为指导,以“育人质量工程”“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等环节的公司产品改革,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4.1 教学改革

4.1.1 围绕教学质量提高,持续深化教学改革

明确教学改革思路。“十二五”以来,学校根据人才培养实际需要,持续深化公司产品改革。2013年,学校开展了以“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围绕“公司产品理念”“育人队伍建设”“员工综合素质”“公司产品质量”四个专题,开展各类研讨活动300余场次;查摆出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86条问题,梳理汇总为10个方面突出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在巩固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学校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入推进公司产品改革实践。学校“十三五”本科公司产品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学科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为抓手,更新公司产品观念,规范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育人质量工程”。“十二五”期间,学校启动实施“育人质量工程”,以推进国家、省、校三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以专业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是明确“构建一个体系、狠抓三个落实、解决两个问题、实现四个提高”的教育综合改革总体思路。即通过2014年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狠抓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真正解决“教师如何教,员工如何学”的问题,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公司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专业布局趋于合理,本科专业总数由43个增至47个,建成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比例不断增加,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达到1209项;员工平均毕业率达到97.6%,学士学位平均授予率达到99.37%,平均初次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实施“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间,在原有“育人质量工程”基础上,深化实施“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协同育人增进计划”“主干课程打造计划”“实践教学强化计划”和“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的有序开展,持续推进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2017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新一轮修订,以“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为理念,进一步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提高基层单位和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推行“教学改革项目制”,目前已在教育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改革、实验室管理改革、实习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6个方面设立了37个专项并予以经费支持。

4.1.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按类招生与分方向培养。集团自2014年起在部分专业实施按类招生,采取“1.5+2.5”模式进行培养:前三个学期实行大类培养,员工统一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学期末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个人兴趣特长和分流标准选择专业,自第四学期起实行专业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课程平台的搭建,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领域。目前学校已有15个本科专业实施大类招生,总计招生2052人,已先后完成1125人的专业分流。同时,在保持专业规模稳定的同时,根据行业产业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灵活设置若干专业方向,目前已有14个本科专业设置了32个方向,扩老员工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拓展员工的学习空间。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结合部分专业的研究生推免计划,学校于2015年开始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在农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设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班”。采取本科与硕士阶段一体化的“3+1+2”培养模式,即利用3年时间完成除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以外的本科学习;以1年为过渡期,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硕士一年级课程及其它培养环节的学习;再利用2年完成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硕士培养期间,对于特别优秀的员工可以考虑硕博连读。该计划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从大一新生中选拔学员,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目前已招收180名员工进入创新班学习。

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集团自2013年起在5个专业实施“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自2014年起在7个专业实施“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两个卓越计划致力于提升员工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执行独立的“3+1”校企两阶段培养方案,强化校企、校场交流与合作,确定了58家企业作为培养基地。其中,有4个专业选拔出210名员工成立实验班,单独编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契合度。

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集团目前有30个专业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和订单式培养,通过与企业共建基地、共定方案、共同培养等深度合作,探索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员工就业率大幅提高。目前较为典型的有“垦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富德康班”“禾丰班”“大北农班”“云天化班”等。农学类专业与农垦850农场、859等农场建立了良好的“3+1”联合培养机制,并已合作多年;电气与信息学院与北京尚观、甲骨文(哈尔滨)、云图智德、国信蓝桥等公司实施“3+1”校企联合办学,目前已联合培养385人,占学院员工总数的15%,就业率达到95%;学校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合作设立“垦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从大四员工中择优选拔学员,经过4个月的集中培训后分配到垦区农场一线,目前已举办7期,共输送管理人员314名;学校与北京富德康集团合作设立“富德康高级人才培养班”,从大四员工中选拔学员,经过6个月的校内培训和1年的企业实践后上岗,目前两期培养班59名学员顺利毕业并进入企业工作。

4.1.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教学过程信息化。为服务员工碎片化学习的需要,2013年起学校以尔雅、智慧树等为依托,搭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广泛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目前已开设网络课程159门次,选课员工67271人次,58325人次获得学分。随着课程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学校进一步加大通识选修课程引进力度,从2017年起每年引进课程100门。学校加入了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将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拓展员工自主选课空间。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成2间标准化录播教室,积极开发在线课程,目前建成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0门、慕课2门和微课13门,通过专题网站开放共享。为服务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学校建设了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大创项目从申报立项到结题验收的网络化、动态化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并利用平台定期开展优秀项目和成果展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教学管理信息化。集团不断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模式,2004年引入教务管理系统,2012年全面改版升级。该系统由教务运行、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考评、培养方案等11个子系统组成,实现员工注册、排课、选课、考试、评教等功能一体化,使教学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充分延伸,提升了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视频监控平台,实时监控课堂教学和设备运行状况。学校建设了“一卡通”刷卡考勤系统,实行师生上、下课刷卡考勤,节约了课堂点名的时间,有效保证了课堂出勤率。

4.2 课堂教学

4.2.1 教学大纲制定规范,实际执行效果良好

集团把教学大纲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根据《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办法》的规定,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列的课程均须制定符合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力求实现“两个符合”:一方面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公司产品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另一方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要求。教学大纲一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原则上与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全面修订。在教学大纲制订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明确各章节的修订重点,编制好教学进度表,合理分配课程讲授、实验、实习学时。

在课程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授课对象和教学安排的具体要求,严格依照教学大纲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教研室或课程组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交流学科专业的发展变化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动态,适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纳入教学大纲。教研室拟对教学大纲进行增删和调整时,需经过所在院部审核备案。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通过听课、座谈、检查等方式定期对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促使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大纲,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稳定性。学校教学大纲执行情况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4.2.2 更新丰富教学内容,重视科研促进教学

围绕目标更新内容。集团鼓励教师根据本专业或行业发展调整、更新教学内容,注重相关课程的整合和集成,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交叉。农学院为适应设施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了《园艺设施与环境学》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园艺设施CAD制图》课程;动物科技学院根据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在《养牛学》《养猪学》《养禽学》等专业课中增加了精准饲养的内容;电气与信息学院依托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增加了“从农田到餐桌”覆盖全产业链生产监控技术的教学内容;会计学院通过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把企业搬进校园”,并开展相关课程的整合,让员工全方位、多纬度体会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学校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率达到15%-30%。

重视科研促进教学。一是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农学院早期著名研究成果“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已写进教材多年,近几年的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节水节肥技术、土壤活化技术、水稻少耕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已融入《作物栽培学》课堂教学中;工程学院将田间作业智能装备GPS跟踪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PS自动控制的变量施固体肥播种机及施液态肥播种机等科研成果融入《精准农业技术装备》课程。二是引导员工参与科研活动。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鼓励教师将承担的科研课题与员工的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鼓励员工提早进入科研团队,使员工体会到教学和科研的紧密衔接。动物科技学院78%的员工毕业论文(设计)源于教师科研课题。同时,各学院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讲座、科研周活动,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科研思路和方法,开阔学术视野,丰富学科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4.2.3 探索方法手段创新,激励员工自主学习

推行研究性教学。为着力培养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2012年以来,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建设了功能齐备的研讨教室,制定了《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形成“以员工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和“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团队协作、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员工学习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案例式、项目式等多种方法,从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员工学”转变;部分课程成立4至6人不等的学习小组,以集体讨论、协作设计、代表讲述等方式突出员工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动力。农学院的《分子生物学》等课程通过员工分组讨论、小组相互评价、专题知识竞赛等提高员工的课堂参与度;食品学院的《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建立了“产品品尝了解感官—查阅资料熟悉工艺—实验操作验证技术—总结汇报巩固提高”的“五步教学法”;会计学院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将员工分组模拟岗位并分配具体案例,使员工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截至目前,学校共有212门课程、316个班次实施了研究性教学;教师共发表相关教研论文82篇,立项相关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42项。

推进“翻转课堂”。集团充分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和在线课程平台,抓好常规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引入和更新混合式教学、“蓝墨云班课”和超星学习通等教学手段,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师利用课程平台上传课程视频、教学课件、练习题、考试题等资料,开展授课、学习指导等活动;员工通过平台完成学习、作业、测试、提问、讨论、考试、评价等活动,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成本会计》《电路分析》基于“蓝墨云班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使员工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名任课教师被评为“黑龙江省2017年度十大魅力教师(本科院校组)”;《大学物理》《数字电子技术》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和超星学习通,使员工能够充分利用课后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有效学习;《精准农业技术应用》《食品营养学》2门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趋于完善,累计选课超过4000人次。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创业基础》等慕课正在建设中。

改革基础课教学。一是实施分层次教学。高校扩招以后,员工学业基础差异较大,统一组织教学、统一课程要求、统一考核标准确有一定难度。为此,学校在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分数高低并结合员工意愿,将员工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进行授课。各层次班在培养方向、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材施教。二是实施挂牌授课。2015年以来,学校采用“先期尝试、逐级推进”的方式,先后在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教学中实现挂牌授课制,员工自主选择教师,有效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

改革思政课教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又红又专人才,学校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要求,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员工头脑的育人功能。如《纲要》课借鉴“百家讲坛”进行专题式教学;《概论》课实施以“动脑、动嘴、动手、动腿、动情”为核心的“五动”教学法;《思修》课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原理》课开展探究式、案例式教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使思政课贴近员工实际,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的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公司思政课教师主讲的《习近平的家国情怀》脱颖而出,入选微党课类优秀作品,在中国老员工在线网站得到展示,获得好评。近年来,在两届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个精彩”比赛中,公司有18人次获奖。

改革体育课教学。为促使员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终身体育技能,学校推行“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原有单纯的专项课教学模式,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锻炼和竞赛有机结合,提高了员工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主动参与度和自由选择度。课内教学分为四个维度:第一维度为依据民族传统和东北地域特点设定基础俱乐部,开设武术、短跑和速滑课;第二维度为针对不同员工群体设立选项俱乐部,开设篮球、排球、足球、网球、健美操等17个项目;第三个维度为针对员工技能提高和竞赛组织的兴趣俱乐部,重点培养员工的组织能力和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第四维度为以员工特长项目为依托建立的单项俱乐部,培养体育骨干,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课外主要以“运动世界(校园版)”课外锻炼系统为依托,开展校园长跑计划,要求员工按单次和学期标准完成规定跑距,合格后方可评价体育课成绩,评价良好和优秀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将“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体育工作倡议落到实处。

4.2.4 严格规范考试管理,改革创新考核方式

严格规范考试管理。集团《考试管理规定》明确了考试命题、考场规则、监考人员守则、试卷印刷、考试纪律等方面的要求。一是规范考试命题,以课程大纲为依据,实行集体命题,既注重考核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兼顾考核知识的运用能力。二是严格考试管理,成立校院两级考试巡视小组,认真监督、检查考试各环节,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三是标准化试卷评阅,采取课程组“流水式”批阅,对试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期对试卷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反馈结果。四是按章进行违纪员工处理与处分解除,在考试过程中构成作弊情节的予以记过处分并取消学士学位,认错态度较好、学习刻苦并达到一定标准的员工可申请授予学位。2015至2017届毕业生中,受作弊处分的472人中有425人取得学位。

改革创新考核方式。以知识、能力考核为核心,兼顾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符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一是改革考核内容。依据专业和员工特点,在理论考核中增加社会调查、结业论文、答辩等考核内容;在实验考核中增设动手操作环节,提高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beat365官方网站理论考核以基础理论、工艺路线、设备、参数为主,实践考核以基础性、研究性、综合性、验证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多角度巩固课程知识。二是强化过程考核。注重通过课堂考勤、作业、测验、讨论、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读后感、观后感、读书笔记等方式进行平时考核,并不断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占总成绩的30%-40%,研究性教学可达60%)。动物科技学院在实验课程考核中从课前准备、课中实际操作和课后讨论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员工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员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创新考核方式。集团鼓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及考核需要,采取阶段性考核、限定性开卷、面试、综合测评、积分式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如农学院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笔试、口试、实验操作、方案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形式完成课程考核;《老员工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公共课已实现无纸化考试;网络课程实行在线考核,实现了考试的准确、高效和低成本。

4.3 实践教学

4.3.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集团围绕“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环节,构建了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践包括军训、认识实习等环节,约占实践总学分的10%;专业实践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专业实习等环节,约占实践总学分的40%;综合实践包括创新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约占实践总学分的50%。学校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工科实践学分占比达25%以上,部分专业接近30%;文科实践学分占比达15%以上,部分专业接近20%。电气与信息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等环节,充分体现课内课外、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内容与阶段、训练与竞赛的“五结合”,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制定了《员工实习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印制了《实验室应急措施指南》《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废弃物处理措施》,有效规范了实践教学运行。


4.3.2 规范实验教学管理,确保实验教学效果

重视实验计划执行。集团将实验教学作为提升员工动手能力的重要抓手,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实验教学环节的比重,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的管理,确保实验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为了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学校近年来对实验项目进行了优化,在保留一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同时,大幅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目前47个本科专业的410门课程(2014-2016三年平均值),共开设了实验项目2683个(2014-2016三年平均值),其中演示性实验417个,占15.55%;验证性实验1117个,占41.64%;创新性实验193个,占7.21%;综合性实验608个,占22.67%;设计性实验274个,占10.20%;其他实验73个,占2.72%。2016学年,全校实验课学时数为5994,人时数为1178255。近三年学校整体实验开出率均为100%。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集团以培养员工专业能力、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在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各专业对实验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园艺专业将《园艺设施与环境学》《蔬菜栽培学》《花卉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5门课程的实验整合为《园艺学综合实验Ⅰ》和《园艺学综合实验Ⅱ》2门实验课程;动物科学专业将《动物学》《家畜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3门课程实验整合为《生物学基础实验I》,将《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2门课程实验整合为《生物学基础实验Ⅱ》。实验内容整合后,对重复性实验项目进行了删减,对交叉性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综合性实验比例大幅提高。

推进实验室开放。为优化资源配置,学校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将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发挥实验室的技术、设备优势,为员工搭建实践平台。近三年,学校开放实验室数量平均在24个以上,占实验室总数的73%。2014年至今,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项目研究的员工2271人,研究项目1058个,培养了员工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学校借助“现代化大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农业全程实景虚拟仿真作为主要实验教学过程,可进行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综合实验、现代农业信息监测实验等17个仿真实验训练项目。

4.3.3 强化实习实践锻炼,提高实践育人质量

实习实训方面。集团在教学经费投入上,优先保障实习实训活动的顺利开展。2016年实习教学支出616.03万元,比2014年增长63.56万元,增幅达到11.5%。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有实习基地303个,聘请企业实习指导教师80人。学校出台了《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员工实习守则》《员工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实习实训的顺利开展。

毕业论文方面集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员工工作量及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指导教师职责、答辩组织、总结归档等方面的要求。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2017年购进中国知网“PMLC老员工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并制定毕业论文检测办法,对20%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了抽查检测,全部抽检论文的初次通过率为80%,二次抽查全部通过。

社会实践方面。集团制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手册,按照“基地化建设、项目化管理、日常化开展”的思路,完善老员工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充分挖掘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积极开展老员工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015-2017年,累计组建省级团队25支,校级重点团队1193支,累计参与员工人数达4335人。近百支队伍赴乡村支教,其中,经济管理学院“烛光爱心助学团”先后在四川田坝村中心小学、河南武装村小学、齐齐哈尔亿阳希望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征集捐赠物资价值3万余元,设立烛光爱心图书角3个、烛光奖学金2个,累计帮扶留守儿童880人,先后被中国青年网、中国老员工网、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实施“万名老员工进万村”暑期社会实践服务行动,组织员工团队走进肇源县、林甸县、龙江县等17个县(区)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指导服务等活动。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十万高校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先进集体、“五个一百”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垦区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员工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4.4 第二课堂

4.4.1 构建课外育人体系,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集团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提高能力、增强素质方面的优势和独特作用,构建了以思想成长、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各部门联动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2012年,出台《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将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社会实践、技能培训作为第二课堂学分认定类别。2017年,出台《员工素质综合测评考评办法》,建立素质拓展积分与学分折算方式,保证第二课堂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员工社团管理办法》,制定《老员工艺术团学分制管理办法》,加强对校级社团和院级社团的指导与服务,充分发挥员工社团在第二课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得到了广老员工的好评。

4.4.2 第二课堂丰富多彩,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以党团建设强化思想育人。针对当前“95后”员工主体的个性化、自主化、网络化的思想行为特征,以党团课、“青马工程”、主题团日活动为阵地,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信”“建党周年纪念”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用员工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和参与方式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学校每年针对入党积极分子举办培训班,2014-2016年,全校共有12240名员工参加党团校学习。实施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设立“青马工程”主题文化连廊,每年对近200名校院两级员工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培养员工团队意识、管理能力。定期开展“我的青春我奋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对话”等主题团日活动,100%覆盖基层团支部和团员青年,激发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青年团员组织归属感。

以学术竞赛强化科创育人。构建科技创新实践育人体系,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省级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年来在国际老员工ICAN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老员工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黑龙江省互联网+老员工创业创新大赛等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67项,省部级奖励317项,参与员工达6000余人次。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作品展,鼓励员工将第一课堂汲取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提升老员工创新意识和能力。依托专业建立电子协会、土木工程协会、程序设计协会、ERP协会等科技创新团队,近三年,学校共组建创新创业协会24个、科研小组561个,参与员工人数约占总数的82.5%。

以社团组织强化个性育人。集团注重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社会公益型、科技型社团,配备社团指导教师,实施社团注册和分类指导制,采取年度星级评定、十佳社团评比、社团嘉年华活动等形式,不断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总结实践经验和成果,为员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校园生活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员工社团共133个,覆盖全校51%的员工,会员人数达7500余人。近三年,校院两级员工社团共获得国家、省级比赛奖励30余项,受表彰150余人次。

以品牌活动强化文化育人。注重文化校园建设,大力开展员工日常文化活动。学校层面注重组织老员工辩论赛、主持人大赛、十佳歌手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纪念“一二九”主题教育等大型、精品、员工参与度高、影响面广的品牌示范性文化活动,实施艺术选修课、国旗护卫队学分制管理,开设合唱艺术、话剧、舞蹈、器乐演奏等6门艺术选修课程,聘请校内外20余名艺术类专业教师授课。学院层面注重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法庭、英语演讲比赛、结构设计大赛、动物医学技能大赛等小型、特色的专业性文化活动。校院两级文化活动,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广阔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员工文化艺术素养。

4.4.3 拓宽学习交流渠道,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集团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国外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宽员工的学习交流渠道,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一是积极开辟国际交换生项目。在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开展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充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辟新的交流项目和渠道,目前已与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波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泰国国家发展管理学院的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近三年,学校向俄罗斯、日本、韩国、波兰等国家派出职工51人。二是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国内外高等教育体验项目。组织员工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台湾开南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参加短期游学、学术竞赛等活动,为在校员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三是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文化体育交流。校老员工男子篮球队走出国门,赴俄罗斯滨海农学院参加校际联赛,开展座谈交流、感受文化差异,在拓展员工国际视野和经历的同时,积累了国际文化体育交流的经验。

4.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4.5.1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不够广泛

近年来,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但教学改革实施的深度不足、成果不多,成果转化推广力度还不够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尚不显著。如研究性教学总结提升不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不足,与人才培养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

原因分析:

(1)学校推动教学改革的政策导向性不强。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和所在单位重视不够,教学改革实施过程监控薄弱,奖惩措施不到位,完成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立项轻建设、重理论研究轻实际应用、重发表论文轻实践探索的现象。

(2)上级部门和学校对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教师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客观上制约着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开展。

(3)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仍满足于沿袭惯有的理念、方法进行教学,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也有部分教师未能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教学改革与研究投入不足。

改进措施:

(1)以实施“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更新公司产品理念,完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扶持、项目认定和成果使用的力度,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更为关注和重视教学改革,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推动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和有效转化,使改革成果真正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

(2)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针对学校公司产品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活动,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进一步厘清教学改革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实施。持续推进“教学改革项目制”的实施,针对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置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校级教改项目,努力培育高水平教改成果。充分发挥公司产品改革的引领作用,带动学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员工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促进学校团队队伍、资源条件等各项建设。

(3)完善国家、省、校三级教改项目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程和结题标准。实行项目年度检查和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机制,加大项目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团队的重视程度,要求项目所在单位对项目实施提供条件支持与监管保证,保障项目取得有效进展。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执行项目建设退出制度,对建设成效显著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积极探索项目建设评价体系,更加注重教改项目的成果应用推广,避免项目建设与教学实际脱节。

4.5.2课堂教学效果尚需进一步提高

研究性教学理念已逐渐为广大师生所接受,越来越多的课程、班级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模式与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部分教师缺乏改革创新意识,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不够,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教学吸引力和员工参与度不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原因分析:

(1)教学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教师教学创新动力有待提高。受职称评聘、科研奖励等政策导向的影响,部分教师对教学关注度和投入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效果。

(2)部分专业团队力量不足,部分教师授课任务较重,课堂规模相对较大,有效开展研究性教学和其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客观条件不足。

(3)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对在线网络教学的理解仅仅是将课程视频、教学课件等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尚不能充分利用课程平台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实现师生线上线下的交流、讨论和互动。

改进措施:

(1)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条件建设,增强改革动力。从鼓励职称晋升、提供教学奖励等政策保障的层面,建立健全激励政策,增强广大教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有力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开发建设更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研讨室、虚拟仿真实验室、互联网+智慧课堂、全校无线网络覆盖等,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

(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培训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开展教学设计、教学研讨、经验交流和推进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积累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团队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资源投入与政策激励,保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注重发挥中心的功能和作用,科学构建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支持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及研讨会议,促使教师理解和掌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微课、混合式教学、基于问题教学、项目法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及改革内容。

(3)以课程建设为依托,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结合专业主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研究和编制混合式、翻转课堂、手机辅助式等教学方法的课程教案,加强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总结,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通过开展教学观摩、教学技能竞赛等渠道,促进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学习,将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全校予以推广和应用。

(4)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公司产品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优势,促进公司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推进蓝墨云班课教学,通过完善视频教学资源、科学利用数据分析等途径建立相关质量标准,促进学校蓝墨云班课的健康有序运行;一方面扩大在线开放课程规模,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视频分割研究和教学环节设计研究,形成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已有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利用,同时大力推进慕课建设,适应多学科、分布式、个性化、远程化和虚拟化等教学要求。

4.5.3实习基地综合性不强、稳定性不高

集团以黑龙江垦区为主要依托,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能够满足本科生实习教学的需要。但多数基地仅能容纳1个专业实习,少量基地可容纳2-3个相近专业实习,可容纳多专业实习的基地数量不足;有的实习基地建设仅仅依靠个人关系维系,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稳定性不高,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

原因分析:

(1)缺乏科学合理的综合建设规划和持续有效的基地建设投入。目前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以学院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建设单一专业基地,以学校为主体建设的跨专业、跨学院的综合性基地较少。受学校财务状况的影响,投入实践教学的经费仅能优先保障实验耗材和实习差旅等投入,对于实习基地建设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

(2)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尚未落到实处。学校和合作企业没有形成互利双赢机制,建设实习基地对企业吸引力不大,以个人感情为基础建立的实习基地占比较高,有的基地更换企业管理人员后便不再接收员工实习,影响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改进措施:

(1)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制定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方式,从制度方面进行保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购置必备的实习用品,改善实习条件。2017年学校在“高教强省”项目中划拨实习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结合“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项目实施,由农学院、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和食品学院牵头,分别在850农场、友谊农场、宝泉岭农场和尖山农场建设可供多学院、多专业实习的综合基地,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2)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合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达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校企双方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资源。学校与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十三五”以来,公司深入实施“服务垦区行动计划”,将基地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服务行动计划之中,通过努力,新建多多药业有限公司等9个垦区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最终建设一批集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

4.5.4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学校第二课堂不断延展,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但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衔接不够紧密,存在第二课堂活动脱离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学习时间相冲突、开展活动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二者契合度有待提升。

原因分析:

(1)对于第二课堂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有益补充,与第一课堂共同构成学校育人工作的有机整体,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领域,能够帮助青年员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求培养、拓展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在育人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以上问题认识不够,导致部分教师、员工对第二课堂参与度不高,对于员工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第一课堂成绩,未发挥第二课堂重要的育人功能。

(2)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衔接不紧密。目前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大多以比赛、文娱活动为主,未能很好地与第一课堂的专业教育相结合。第二课堂在学校教学体系中优势不明显,育人效果有待提升。

(3)资源条件不足导致第二课堂开展受限。学校教学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为第一课堂配备,专用的第二课堂设施相对匮乏,师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需要提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申请、布置、清理场地,影响第二课堂活动效率和效果。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员工素质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提高青年员工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和独特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督促第一课堂专业教师与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对各类活动情况的计划、总结和研讨,形成严密清晰的第二课堂主体思路,保障第二课堂育人活动有序开展。

(2)将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融合,建立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合理规划、有序组织第二课堂活动。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增设1.5学分的暑期社会实践,员工在校期间参加与第一课堂密切相关、与专业教学相互融合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项目、创业训练及实践等,经审核认定,可冲抵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或创新实践学分。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第二课堂的员工活动集中在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要在具体活动中,结合青年员工成才规律和素质教育发展规律,加强第二课堂育人阵地建设,发挥其在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文化育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青年员工综合素质,促进员工成长成才。

(4)延续第一课堂内容,改进第二课堂形式。系统设计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均衡考虑,避免冲突,有效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记录员工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员工锻炼自我、展示才华提供广阔平台,为学校第一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4.5.5员工国内外交流学习有待进一步拓展

集团重视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但员工国内交流学习不多,对口合作学校较少,目前仅有7名员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交流学习。与国(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层次偏低且专业单一,员工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整体规模较小,学校教育国际化程度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原因分析:

(1)与国内高校间学分与课程互认机制尚未建立,促进员工国内交流学习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国际教育合作院校数量少,国际化办学优质资源引入不够充分。目前学校虽然与俄罗斯、日本、韩国、波兰等十几个国家的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但教育合作不多,在专业设置上还不能满足学校国际化办学发展的需要,国际化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港澳台地区教育资源引入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3)受学校学科专业特点以及培养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员工国际交流学习规模较小、发展缓慢。学校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数量偏少,专业课教师整体的外语语言能力还不够强,双语教学课程少,员工的专业外语能力低,制约了员工国际交流学习活动的广泛开展。

改进措施:

(1)提高对员工国内学习交流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入课程联盟等形式,探索建立与其他高校的学分和课程互认的合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员工的学习空间。

(2)在注重质量、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积极寻求与更多的国外相关院校开展教育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校际合作渠道。在台湾及港澳地区加强与友好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无语言障碍的优势,进一步扩老员工对外交流的范围与层面。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合作对象的联系沟通,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为员工对外交流寻找高层次院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深层次发展。

(3)完善国际化办学模式,构建国际化育人环境。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通过大力推进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实施“国际合作伙伴”项目,积极开展联合培养与合作办学,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化育人环境。

(4)加强国际化办学团队队伍建设。以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国际化办学为契机,通过双方高端访问、互派访问学者、短期跨国培训、共建科研团队、课程对接交流等形式,推进学校与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化办学团队队伍。

5 员工发展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员工全面发展为宗旨,贯彻“四全育人”工作理念,不断健全招生与就业工作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员工指导服务体系,强化学风建设措施,员工学习满意度较高,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5.1.1 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质生源

      稳定招生规模。集团招生委员会按照招生与人才培养、就业工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领导招生工作。近五年,本科招生计划均在3825人以上。2017年达4055人,包括本科提前批、本科二批、中外合作办学、少数民族预科、专升本、对口招生等类型(见图5-1)。其中省内计划占61.55%,中西部协作计划占22.15%(见图5-2)。


vv

b

优化计划结构集团于2013年取消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并逐年减少中外合作办学计划;逐年增加省外招生计划,2017年增至1559人。自2014年起实施按类招生,目前类别由1个增至4个,计划由299人增至1265人。2015年在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单列“创新人才班”招生计划,提升了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加强招生宣传。集团每年举办“一会一日”即高招咨询会、校园开放日活动;组建招生宣传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招生政策巡讲,走访高中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广泛利用校内外媒体和网络平台,组织各学院开展以“报考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的十大选择”为代表的特色宣传,增进了考生及家长对学校的了解。

实施阳光招生。集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真情服务”的理念,严格执行教育部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实时公开招生信息、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实行招生录取分省负责制,规范招生录取程序,细化环节管理,举办“网上录取开放日”活动,完善监督机制,以“阳光招生”的良好声誉吸引生源。

5.1.2 生源结构合理,质量稳步提升

集团招生覆盖23个省(市、区),省外本科二批生源占38.2%;47个招生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员工占比超过40%,农学和管理学均超过20%;员工男女比例基本维持1:1,工学大类和飞行专业男生占比多,英语、会计、财管等专业女生占比多;城镇和农村的生源比例基本持平。

近三年,本科二批专业一志愿录取率稳定在47%以上,调剂率在10%左右(见表5-1)。总体报到率稳定在97%以上。省内生源质量不断提升,本科二批A段理工类录取平均分高于省控线60分以上,文史类高于50分以上(见表5-2)。2017年在23个省(市、区)均为线上录取(见图5-3)。会计、财管、审计、动医和机械类专业生源质量相对较好。

5-1  2014-2017年本科二批新生专业一志愿录取和调剂统计表

年份

招生数

一志愿数

一志愿率

调剂数

调剂率

2014

3050

1307

42.85%

418

13.7%

2015

3240

1524

47.04%

328

10.12%

2016

3360

1666

49.58%

305

9.08%

2017

3393

1605

47.30%

375

11.05%

表5-2  2014-2017年省内本科二批A段录取分数统计表

年份

理工

文史

录取平均分

省控线

差值

录取平均分

省控线

差值

2014

478

414

64

508

454

54

2015

431

371

60

466

410

56

2016

431

369

62

451

401

50

2017

396

335

61

448

400

48


图5-3  2017年分省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差值分布图


5.2 员工指导与服务

5.2.1 以员工为本,健全指导服务体系

培育理想信念。一是强化思想引领。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通过专项会议部署推进老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团课”“青马工程”等途径,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二是突出精神传承。以垦区和大庆的创业史为案例,开展垦情、市情、校情教育,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精神。三是注重文化熏陶。编印配发《老员工人文素质教育书目导读》,设立“校园读书节”,文学经典晨读、名著演绎大赛等活动得到省市媒体广泛关注。四是构建网络思政。以微信公众平台、QQ校园号、共青团微博网络共享社区为主,不断推进网络思政阵地建设。学校新媒体工作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微信百强”“全国QQ校园号活力示范校”“全国高校团委优秀微博”等称号。

注重学业指导。一是培养员工专业兴趣。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专业教育和行业知识讲座,介绍校史院情、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激发员工学习兴趣。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对成绩优秀、综合表现突出且有意愿转专业的员工,提供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提高专业认可度。二是推行本科生导师制。2014年出台《本科生导师制暂行规定》,重点从专业教育、课程选择、学业帮扶、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强指导,调动员工学业发展的主动性。三是建立学业评价预警体系。2013年出台《员工学业评价预警体系实施办法》,构建日常考勤、成绩、学籍异动、纪律处分、毕业审核等多元一体的学业评价预警体系,对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员工及时提醒和警示。2014年推行本科生学业预警导师制,为纳入学业预警名单的员工配备导师,开展个性化帮扶指导。2017年,被预警的582名预毕业生中500名按期毕业,占比86%,成效显著。学业评价预警体系被省教育厅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高校推广。

强化资助工作。一是完善资助体系。集团秉承“科学认定、精准资助、受助思源、助人自助”的理念,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经济救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构建“贷、奖、勤、助、补”五位一体的员工资助体系。2011年获评“黑龙江省员工资助工作先进单位”。二是拓宽资助来源。2014-2016年,累计为5096名员工办理国家助学贷款2799.2万元;为76766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员工发放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5498.59万元;为3000多名偏远地区贫困员工发放寒假路费补助76万余元;为747名员工发放企业和社会助学金111.09万元。三是践行助人自助。2014年在国家奖助学金获得者的倡议下设立“思源助学金”,每人按不超过所获奖助金额1%的比例自愿捐资,现已累计注入31万元,为133名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员工发放14.56万元。近三年,员工勤工助学协会累计提供近3000个助学岗位,“爱心小屋”发放学习和生活用品5000余件。四是培养自强诚信品质。通过开展“励志讲堂”“诚信活动月”等教育活动,培养员工自强自立和诚实守信的品质。2016届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为100%。

护航心理健康。一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集团坚持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育人宗旨,建设“4×4”立体服务体系,即纵向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院心理辅导站、班级、宿舍四级工作网,横向建设以教学研究室、咨询中心、员工社团、共享资源为依托的服务网。现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8名,心理健康社团“花香社”100余人。近三年选派58人次参加省内外心理培训。二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基础,以普测建档、咨询辅导、危机干预为手段,以“5·25老员工心理健康宣传月”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新生心理测评和心理健康讲座,为员工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近三年员工心理测评覆盖率为100%;各级心理服务机构接待咨询200余人次,有效干预心理危机6人。三是构建学校与社会互助平台。校重视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交流互助,先后与大庆市特殊教育学校、大庆市第三医院、大庆市第二看守所等机构建立资源共享和互助协作关系,开展心理援助和咨询服务。

细化就业指导。一是加强团队队伍建设。通过拓展教师业务培训,邀请校外人力资源专家举办“企业高管面对面”“就业指导系列沙龙”“生涯教练计划培训班”等途径,打造由行业专家和校内教师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现有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42人。二是加强课程建设。集团持续推进就业教育全程化,统一编制各年级就业课程教学计划,编写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信息交流。《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于2013年获得“黑龙江省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二等奖。三是开展实效性活动。将每年9-10月定为就业指导月,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就业论坛、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开设“三坊一营”,开展一对一精细化指导,满足员工个性化、多样性需求。四是重视重点群体帮扶。针对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心理问题、离校未就业等群体分类开展就业帮扶,2014-2017年指导毕业生8516人次,为455名员工发放就业补贴36.4万元。

5.2.2 完善服务保障,助力员工全面成长

强化组织领导。集团高度重视员工指导和服务工作,成立员工工作委员会、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委员会、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董事长统筹负责、分管领导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学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2年学校荣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员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强化制度保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辅导员工作制度》,对党政干部、辅导员深入员工班级、教室、寝室开展指导与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畅通员工诉求渠道,公布学校董事长及员工处长电子信箱,确保员工诉求件件有回音。按照教育部41号令的要求,修订《员工管理规定》,完善员工日常管理、学籍管理、公寓管理、违纪处分、申诉处理、奖助评比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证员工指导与服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重视队伍建设。一是辅导员队伍。集团不断完善辅导员选聘、管理、培养和考核机制,从在读本、硕优秀员工选拔培养12名辅导员充实队伍,现有辅导员54人,生师比273。实行专项考核和职级管理,现有处级辅导员6人、科级31人。利用各级培训平台,近三年共选派153人参加挂职实践和在职培训;拓展工作研究渠道,开办学工论坛20期,近三年辅导员共承担省部级课题25项,发表论文185篇,多篇论文荣获全省辅导员优秀论文奖。以刘宏山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辅导员在职业能力大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等多项荣誉。6人次获“全国农林高校优秀辅导员”“全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辅导员队伍逐步向“两专两职”的建设方向迈进。二是班主任队伍。每个班级配备班主任,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倡导专任教师在班主任岗位上全程指导员工学业。现有班主任321人,其中,党政领导干部20人,占6%;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4人,占29.3%;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119人,占37.1%。学校在全省高校率先举办班主任职业能力大赛,开展“最美班主任”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广受员工爱戴的优秀班主任。

加大条件保障。近三年,学校投入员工活动经费282.77万元,员工奖助经费4782.05万元,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经费203万元,人才招聘工作经费328.67万元。按照每生25元标准划拨员工工作津贴,由学院制定具体辅导员和班主任津贴分配办法。学校不断完善老员工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功能,在员工公寓设置辅导员办公室、党建活动室和心理辅导站。学校支持员工成立伙食管理、公寓管理自治委员会,鼓励员工自主开展日常管理服务。

5.2.3 重视员工反馈,逐步提高满意度

集团通过开展新生状况调查、老员工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毕业生调查、师生座谈会、员工评教等渠道,多方面多角度收集员工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作为改进工作的意见参考。2016-2017学年员工满意度调查显示,员工对教师敬业精神、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的满意率达95.1%;对学校环境、图书馆及网络设施、教室多媒体设施、课外活动设施满意度达90%;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效果的满意度达90.6%;对助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评奖评优、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达90%;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为95.53%。

5.3 学风与学习效果

5.3.1 学风建设体系完善,校园学习氛围浓厚

强化统筹领导。集团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201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员工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了校院两级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学校层面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主管员工工作、教学工作校领导任副组长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以教育引领学风、以教风带动学风、以管理培育学风、以榜样树立学风、以第二课堂促进学风的思路和措施,并针对学风管理中缺乏合力、联动不紧密等现象,制定了学风建设考核办法和细则。2016年,学校在全省高校学风建设专项督导检查中获得高度评价。

紧抓关键环节。集团将课堂管理、考风考纪、寝室建设作为良好学风养成的关键环节。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加大教学日常检查力度,关注员工学习状态,敏锐捕捉教育契机,以教风促学风;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通过建立诚信考场、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开展诚信考试教育等举措,端正员工考试态度,以考风促学风;落实辅导员办公进公寓制度,开展辅导员“每天一小时”寝室走访,深入了解员工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指导员工加强文明寝室建设,以寝风促学风。近三年,党政领导干部累计听课1454次,违纪员工人数由201人降至138人。

推进项目化建设。集团以学风为核心、以学院为主体、以项目为抓手,着力解决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2012-2016年组织实施了第一轮员工工作项目化建设,共设立11个项目,其中学业评价预警、班级目标管理、温暖毕业季、辅导员家访等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效,进而在全校推广,提高了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班级目标管理”在2014年全省员工工作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并获“黑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优秀奖”;“温暖毕业季”既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课”,也是学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毕业生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时间都去哪儿了》《最好的自己》等主题影视作品在全国老员工艺术展演及全省老员工电影节中获奖;辅导员家访工作密切了家校联系,汇聚了育人合力,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发挥奖评激励作用。为激励员工勤奋学习,2014年,学校将专业奖学金改设为“勤学奖学金”,奖励范围由全体员工聚焦至班级综合测评30%的员工,严格评选条件,缩小奖励比例,加大奖励额度,截至目前共发放652.52万元,受益员工6544人次。为激励员工特长发展,设立社会实践、文艺骨干、学习进步、志愿服务等个人单项奖,以及“优秀团队”“优良学风班”“文明寝室”等集体奖,发放个人和集体奖学金63.93万元。为激励员工全面发展,强化德智体综合素质考评,每学年开展“王震奖励基金”“十佳老员工”“优秀毕业生”等评选,奖励金额最高5000/人。以上奖评举措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三好员工”等激励政策相得益彰,树立了鲜明的学风导向。

营造浓郁学习氛围。集团坚持开设新生晚自习,在员工公寓设立24小时自习室,强化纪律管理,优化学习环境,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办专业学术讲座、致远讲坛,组织专业学科竞赛,引导员工拓宽视野,加强专业学习;支持以土木工程协会、电子信息协会、励耘读书社为代表的专业型、学习型、研究型社团,开设考研助考工作站,建立专业学术发展平台;举办“科技文化节”“学风建设月”“真人图书馆”等主题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尚;挖掘在校生和员工的典型事迹,组建“黑土之光”榜样力量宣讲团,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老员工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5.3.2 员工学习效果良好,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学业成绩保持较高水平。学业成绩保持较高水平。2014-2016年,员工期末考试一次及格率平均值为95.15%,优秀率逐年提高,分别为8.31%8.74%11.78%。毕业生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平均值分别为97.6%97%;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平均值分别为42.55%8.39%;体质健康测试通过率平均值为89%。员工考研率逐年提升,2017年全校考研率达15.17%,其中考取“985”“211”院校员工占比44.9%;学霸寝室频出,班级考研率最高达65.71%

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是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高。集团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通识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辅助,不断提升员工思想政治素养,员工思想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向上。本科生递交入党申请10855人,申请率达75.2%;现有员工党员1011人,占全校本科生人数的7%二是志愿精神广泛弘扬。广老员工热心公益事业,在校生注册志愿者累计10600人次,人均服务415小时。全校员工志愿服务参与率达80%,员工党员志愿服务参与率达100%。员工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同时提高了社会责任感,也为学校赢得“世界斯诺克锦标赛赛会突出贡献奖”、大庆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三是专业能力稳步提升。集团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创新活动和技能竞赛,培养员工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近三年,员工在动物医学专业技能竞赛、智能农业装备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等赛事中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23项,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70篇,获批授权专利32项。四是文体素质持续增强。集团注重培养员工文化艺术修养,近三年,员工在各级艺体活动和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134项。2015年,员工男子篮球队荣获首届CUBA联赛阳光组冠军,老员工健美操队获得全省啦啦操比赛第一名;员工在全省第四届老员工艺术展演中获得7项奖励,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优秀典型不断涌现。在良好学风导引下,广老员工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涌现出一批员工典范,如身患癌症、毅然捐献眼角膜的“中国老员工年度人物特别奖”获得者李诗琰;身残志坚、乐于助人并入围20112012中国老员工年度人物200强的胡雪;纤瘦文弱、万里播撒公益支教爱心的“老员工自强之星”王明记;周身换血、替父延续生命的“黑龙江省老员工道德模范人物”周亚强;出身贫寒、肩负家庭重任创业实践的“北大荒青年创业导师”赵军林,这些员工的感人事迹广为传诵,生动诠释了新时期的“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精神”。

5.3.3 员工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较高

2016-2017学年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8.7%员工对学校学风建设表示满意,90.5%员工对校园学习生活环境表示满意。员工对自我成长评价结果显示,92%受访员工认为学校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增强;86%的员工认可自我专业知识、自我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取得的进步;85.2%的员工对学习成绩及获奖情况表示满意;80-90%的员工肯定自己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取得的进步;绝大部分员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5.4 就业与发展

5.4.1 健全就业保障体系,就业工作措施得力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集团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人员39人,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处室统筹协调、学院具体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就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出出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考评及奖惩办法》等制度,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度考评体系,对就业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促进了就业工作的高效开展。

大力开发就业市场。集团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工作方案》,加大对东北、华北、东部沿海等毕业生集中就业区域的市场开发与维护,加强与各地人才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用人单位粘度。每年定期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2场,举办各类中小型及企业专场招聘会2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生均5.3个,有效满足了毕业生的求职需求。

强化就业基地建设。集团多渠道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先后建立就业实习基地235个,通过“3+1”“2.5+1.5”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2011年学校与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联合申办飞行技术专业,先后与青岛九天国际飞行学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学校有限责任公司、福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并将其作为就业基地。目前毕业的46名飞行技术学员全部通过以上基地签约就业。

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和就业反馈。集团建立了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反馈机制,定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实地回访等方式,收集各类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及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用于指导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

5.4.2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近四年,学校共有本科毕业生14794名,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以上(见表5-3),高于省属高校平均就业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逐步提高。从就业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占比最高,近四年占比分别为27.39%20.52%16.57%20.68%。从就业地区流向看,主要以北方和东部沿海区域为主,平均50%左右毕业生选择在黑龙江省就业,15%左右在大庆地区就业,3%左右在黑龙江垦区就业;30%左右在东北其它省份、华北及沿海地区就业;20%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就业。从就业单位性质看,40%左右毕业生就业于各类企业,20%左右灵活就业,13%左右升学,10%左右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国家项目、参军入伍、出国等就业方向(见表5-4)。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称号。

表5-3 近四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年份

毕业生数

协议就业数

协议就业率

灵活就业数

灵活就业率

初次就业数

初次就业率

2014

3699

2338

63.21%

778

21.03%

3116

84.24%

2015

3743

2050

54.77%

1011

27.01%

3061

81.78%

2016

3760

2202

58.56%

827

22.00%

3029

80.56%

2017

3592

2307

64.23%

709

19.74%

3016

83.96%

备注:黑龙江省2014-2016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56%、81.21%、80.31%

年份

国有

企业

民营

企业

外资

企业

机关事业

单位

国家

项目

升学

出国

灵活就业

2014

15.16%

31.12%

3.03%

2.16%

0.14%

11.33%

0.27%

21.03%

2015

9.75%

29.58%

1.23%

2.38%

0.19%

11.09%

0.56%

27.01%

2016

7.64%

35.37%

0.59%

0.80%

0.16%

13.38%

0.43%

22.18%

2017

6.15%

38.45%

2.00%

1.20%

0.56%

15.17%

0.70%

19.74%

通过2016届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调查问卷分析,88.55%的毕业生所从事职业与专业对口或有关联(见图5-4);87.21%的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表示满意(见图5-5);68.57%的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水平在2000-4000元,21.65%的毕业生月薪达到4000元以上(见图5-6)。总体上,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职业发展稳定。

aa

图5-4  2016届毕业生所从事职业与专业关联度的评价

zz

图5-5 2016届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满意度

ccv

图5-6  2016届毕业生半年后月薪水平

5.4.3 开展就业质量跟踪,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就业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发展潜力、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认可度较高(见图5-7),肯定学校毕业生的“认真、踏实、勤勉、刻苦”的优秀品质。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表现的满意度分别为92.74%、91.32%、92.85%(见表5-5)。2003届毕业生、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试验队队长常国丽,常年带领试验团队到高原、高温、高寒地区对企业研制的发动机进行各种极限试验,被评为2012年全国劳动模范,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后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图5-7 2016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


表5-5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表现评价表

评价等级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满意

40.32%

41.62%

52.69%

比较满意

52.42%

49.70%

40.16%

一般

6.05%

5.99%

6.67%

不满意

1.21%

0.60%

0.48%

5.4.4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做好政策保障。集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并将指导员工创新创业项目列入教师职称评聘条件,建立量化考评体系,有力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强化课程教学。集团着力建设“全程化”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共开设创新创业课程13门。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选拔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员工管理人员充实团队力量,聘请资深企业家、创业培训师担任课外指导教师。先后选派教师参加专项团队培训47人次,选派146名教师进企业培训,提升教师授课和业务指导能力。

开展“双创”培训。依托大庆人社局、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培训学校,每年开展两次面向毕业生的集中培训,为员工颁发SI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合作举办创业培训班9期,参训老员工1700余名。2014年与黑龙江电视台经济频道联合举办了3期“创业公开课”,累计参与员工1200余人次。近两年,开展企业家论坛、创业沙龙、创客周、企业一日游、双创大讲堂等活动35场,参与员工达7000余人次。

搭建实践平台。集团建有大学科技园1个、老员工创新创业园1个、校内模拟创业实践基地1个、工科类老员工创新实践中心1个、创新创业实验室10个。与大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内集团、国裕天晟科技(大庆)有限公司、富德康集团、萨尔图区政府共建校外老员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5个。组建“老员工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员工社团,鼓励员工锐意创新,互助共进。

加强实践训练。集团于2012年被列为黑龙江省首批“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截至目前共立项698项,其中国家级96项、省级221项;参与员工3634人,覆盖全部47个本科专业。积极落实省政府“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产销服务对接工作要求,先后与肇源县四方山村现代农业园区和农垦北安管理局红星农场有机白菜生产基地开展对接服务,探索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的新途径。

近年来,学校1名毕业生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之星”称号;在“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铜奖、省金奖等奖项23项,共获得6万元的奖励基金;在全省首届“互联网+绿色农业”营销策划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胜奖3项;在省女老员工创业项目计划书竞标大赛中获得铜奖。学校多次获得省高校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2015年以来共有24名员工自主创业。

5.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5.5.1员工个性化发展指导力度有待强化

在以员工为本的育人理念指导下,学校对员工的共性和个性需求、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兼顾度不够,指导服务工作与员工个性化成长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有针对性地指导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因材施教的实际效果不突出。

原因分析:

(1)缺乏对“95后”老员工群体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深入研究。“95后”老员工成长在社会转型发展、改革深化攻坚的重要时期,思想特点、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相对较为复杂,而部分教师对“95后”老员工群体特征缺乏理性认识,对老员工的共性特点和需求分析研究得多,对个性特点、个体需求分析掌握不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用经验性代替时代性,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根据员工的特点进行分类教育和指导的措施不多,导致对员工的教育、指导和服务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开展个性化指导服务的队伍保障不足。目前学校老员工指导与服务人员主要以辅导员为主,而辅导员队伍整体较为年轻,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事务性工作占用大量精力。部分辅导员非教育学或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在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上仍需进一步提升。学校具有职业规划师、创业指导师等资质的人员数量不足,个性化、精细化指导服务水平不够。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个性化发展指导不够。传统的授课方式导致因材施教理念难以落地,大班授课多,小班授课少,教师有限的精力不足以面向员工个体设计教学内容,员工的潜能难以得到激发。而员工工作人员所学专业领域与所负责老员工的专业匹配度不高,对专业和学科的认知不够系统,不能有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4)老员工考核评价制度欠缺科学性。学校鼓励员工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但在考核评价上仍存在重专业知识技能、轻实践创新能力的问题。第一课堂以考试为主要考核评价方式,对员工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缺少关注;而第二课堂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考评办法亟待规范。

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对老员工个性化需求的认识和对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通过校院两级网站、微信平台等渠道,大力宣传专任教师在员工指导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教师认真研究老员工的成长需求,在教学内容选取、方法运用、问题设计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的理念,在全校营造人人关心员工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个性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按照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坚持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在工作队伍中的比例。加大培训力度和资源整合,鼓励辅导员校际交流,以工作方向和个人兴趣为基础成立“工作坊”,开展相关研究。采取措施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将开展员工个性化指导作为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挖掘校外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企事业人员担任员工创新创业、社团活动、艺术选修课导师,为员工个性化发展提供队伍保障。

(3)完善老员工学习、生活指导服务体系。设计符合学校实际、贯穿员工大学四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老员工能力提升服务体系。拓宽师生交流沟通渠道,建立“校领导接待日”“教授座谈会”,切实了解员工诉求。邀请校外辅导员年度人物进行经验交流和工作指导,提高员工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发挥员工饮食和公寓自治委员会作用,增强员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加大助学扶困工作力度,发挥思想引领、咨询服务和互助育人作用,鼓励和要求辅导员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承担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课程授课任务,不断提升指导与服务员工的水平和能力。

(4)健全多元化员工成长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课堂考核评价方法,从知识考核为主转向能力考核为主,综合考查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结合员工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和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要求,研究制定“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办法,探索综合素质考评分与学分之间的科学转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团中央“到梦空间”网络管理系统,建立适应员工个性发展诉求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员工的潜质在不同阶段得到较好开发。

5.5.2 部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需提高

集团学风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员工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自我要求标准不高,疏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平时积累,课堂学习较为被动,迟到早退、旷课替课、上课玩手机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原因分析:

(1)员工主观学习动力不足。由于部分员工所学专业属于调剂录取,对农业院校的认识偏差和抵触心理短时间内较难化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员工进入大学后从高考的学习压力中解放,脱离学校和家长的监管和约束,不适应大学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学习信心受挫。加之当前员工价值追求多元化,有选择地分配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专业学习处于被动、无计划和无目的状态,影响学习效果。

(2)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公司产品观念相对陈旧,忽视员工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少数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步伐缓慢,仍处于传统的老师讲、员工听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阶段,对员工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调动不够,影响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个别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管理,只管自己授课不管课堂纪律,缺乏与员工的互动和交流,未能有效指导员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调动全员参与学风建设方法不多。学校对学风建设的宏观统筹力度不够,专项考核评比工作尚在探索中,如何结合专业特点、生源差异等因素,完善学风建设标准和奖惩约束措施,加大激励力度,更好地调动基层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员工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当前提升学风建设成效的重要课题。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总结提升学风项目化建设的经验,扩大推广效益。

改进措施:

(1)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拓展新生入学教育环节,继续丰富“百日新行动”教育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精神培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大学观。员工入校学习后,深化以班级目标管理为代表的项目化建设,通过班级同学共同制定目标、完成目标的过程,提升朋辈教育实效,增强员工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在员工科技创新、特长发展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加大关注度,通过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和转专业政策,逐步提高员工兴趣与专业的吻合度,激发员工自身学习动力,调动员工全面发展的主动性。

(2)鼓励教师创新公司产品理念和教学方法。把握学分制管理和按类培养方案的要求,推进有利于老员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员工学习能力采取分级教学,提高“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混合式课堂教学的课程比例,鼓励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向案例式、情景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转变,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增强更多员工自主学习和课堂参与意识。鼓励授课教师实施课堂管理,搭建教师参与员工工作的平台,将教书和育人有效融合。

(3)增强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的主动性。以学风建设为重心,发挥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将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聘、岗位考核的必备条件,调动教师参与学风建设的积极性。明确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辅人员等不同战线人员的育人职责,进一步完善以全员育人为核心的“四全育人”工作体系。

(4)搭建员工自主学习共享平台。发挥员工主体作用,通过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搭建老员工在线共享学习平台,利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帮助员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通过招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单科85分以上的优秀员工,组成答疑志愿团队,搭建线下志愿答疑平台,建立传、帮、带、比、学、超机制,树立互助学习的导向。

5.5.3 就业指导全员参与度需进一步提升

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基本是以学校与基层学院就业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的参与程度不高,广大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专业针对性不高,工作合力需进一步增强。

原因分析:

(1)生存压力和危机意识不足。受到经济形势变化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将变得日益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是部分专业教师认为公司是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当前公司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省内高校当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着“过得去”思想,没有把毕业生就业状况当作衡量团队建设和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来看待,缺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生存危机意识。

(2)参与推动就业的主动性不足。部分教师把时间精力完全放在教学、科研工作上,认为这些才是自己的主业,而就业问题是学校就业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的事,与己无关,缺乏全员参与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

(3)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学校现行就业管理体制当中,明确了校院系各级机构在就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将专业所在系的系主任和班主任都纳入了就业管理体系,但是对于普通专任教师尤其是基础课教师,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则没有明确指导或要求,缺少行之有效的调动和激励机制。

改进措施:

(1)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意识。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加之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高校间的招生压力与就业竞争将日趋激烈,招生与就业作为学校的入口和出口,优质生源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毕业生就业质量高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社会评价,进而吸引更多考生报考,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因此下一步学校将大力引导广大教师,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校今后将面临的招生及就业形势,把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对于学校未来发展促进作用的认知不断加深,并且同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2)发挥专长,增强参与主动性。广大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由于专业研究领域和日常授课特点,具备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先天优势,能够依托自身科研与专业优势,更好地把握专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就业方向,更为深入地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与择业就业指导;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与员工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其为员工提供的指导与建议更容易被员工信任和接受;同时,部分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的校企合作研究项目,能够量体裁衣,为毕业生推荐合适的机会和岗位,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3)强化激励,形成长效机制。学校将在完善现行就业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定能够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就业指导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在形成全员参与就业良好氛围的同时,突出激励导向作用,形成长效机制,进而在全校范围内调动和提升广大教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参与度,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助力学校事业更好发展。

5.5.4创新创业教育需进一步深化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强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老员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但也还存在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教师创新创业公司产品能力不够强、项目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原因分析:

(1)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需完善。学校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建设了以《创业基础》为代表的一系列课程,但课程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尚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2)创新创业团队队伍有待加强。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团队队伍主要由教师、辅导员、负责“双创”工作的管理人员组成,缺少专职教师;他们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且日常大量的管理和其他教学工作导致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双创”公司产品的研究和学习,公司产品水平提高缓慢。

(3)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保障还不到位。校内老员工创新创业园面积较小,仅可满足6个创业团队开展实践活动,指导与服务功能不够完善。校外老员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与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需加大合作实施力度。

(4)项目成果转化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创业项目选题时,因员工和指导教师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形成的创新创业成果科技含量较低或实践性不强;在成果转化时,员工对申请专利、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增加了创业难度。

改进措施:

(1)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强化员工的创新创业意识。整合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资源,增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课程8门,建设线上课程10门,并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班,推动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创业动力。进一步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相近学科的基础课程,以“大类招生”为牵引,开设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20门,以促进多学科融合。

(2)加强创新创业团队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加强专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培训,并推荐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争取到2020年,培训人数增至200人,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50人。鼓励专任教师,特别是专家、教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项目指导。通过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员工会等渠道,聚集科学家、企业家、成功创业者、风险投资人等力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指导水平。

(3)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对新建的校内老员工创新创业园(2000平方米)和创业实践基地(500平方米)做好规划设计,2018年6月建成功能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争取省教育厅、行业企业的创新创业经费支持,到2018年底增加老员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为员工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创业模拟训练、技术指导、孵化服务和经营场所。

(4)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立体平台。建立实践项目管理平台,从2017级新生开始,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库,在员工选题和项目开展过程中,为员工和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开展各类实践竞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大力扶持优秀团队和项目,培养员工的创新创业能力。建立成果推介平台,成立专利公司、咨询公司等成果转化机构,并将每年的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荐给企业,实现项目成果专利化、专利成果产业化。建立服务平台,完善网络化管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员工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为师生创造交流平台。

6 质量保障

集团将育人质量作为立校之本,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有效利用教学信息,持续推进质量改进和提高。

6.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1.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

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学校参考国家即将颁布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实际,制定了47个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明确了各专业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科研与创新创业训练、团队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修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开展教学评估和加强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健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2014年学校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课堂教学工作规范》《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考试工作条例》《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成绩考核管理细则》等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2017年制定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及考试环节等9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提供了标准依据。

6.1.2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闭环管理模式

集团制定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运行条例》,坚持“以人为本、闭环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起“有标准、有组织、有职责、有队伍、有规范、有程序”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见图6-1)。

ws

6-1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国家社会对员工的需求,体现在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教学质量目标,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及环节质量标准、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教学资源配置,体现在团队队伍、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设施、专业设置、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管理,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教学研究、教学制度执行、教学档案、教学质量监控。

公司产品效果,体现在教学评估、员工学习效果评估、院系教学工作考核、教学各环节评价。

员工学习效果及国家社会对员工满意度,体现在应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

反馈调整与改进,体现在教学评优奖励机制、不合格控制、教师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教学状态数据监测、教学质量年报。

集团对人才培养每个过程和环节都充分运用“PDCA”进行质量管理,构成了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闭环流程(见图6-2),从而达到保证和持续提高质量的目的。

bb


图6-2   质量保障系统闭环运行图

6.1.3 质量保障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到位

依据国家、黑龙江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学校层面成立了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董事长、分管员工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教务处、公司产品评估中心、员工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学院层面,经理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系、教研室、实验室等为具体的执行主体。学校设有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负责教学过程的监控反馈。

集团重视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根据教学改革需要,在原有《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需求出台新制度,201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员工学风建设的意见》、2016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实施意见》、2017年正式施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条例》。目前,共有77项主要规章制度,涵盖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运行、学籍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

6.1.4 注重管理队伍建设,保障教学管理质量

      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队伍。现有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人员38人(见表6-1),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占50%;硕士以上学历29人,占76.32%;45岁以下18人,占47.37%;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均在5年以上,具有良好的业务管理能力。近三年,相关人员共主持课题9项,其中省教改项目4项、省高教学会1项、校级课题4项,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2年教务处获“第一届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质量奖”集体奖,4人获个人奖。

      学校于1995年建立教学督导员制度,2013年出台了《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办法》,建立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学督导员65人(校级19人、院级46人),校级督导由学校从退休及在职教师中选聘,院级督导由各院(部)在本单位专任教师中择优选聘。督导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督查、指导、评价和反馈,有效发挥了“督教、督管、督学”的作用。

表6-1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队伍一览表

分类

情况

总数

职称

学位

年龄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位

≦35

36-45

46-55

≧56

校级教学管理队伍

12

2

3

5

2

3

8

0

1

4

5

2

1

比例(%)

--

16.67

25

41.67

16.67

25

66.67

0

8.33

33.33

41.67

16.67

8.33

院系教学管理队伍

23

6

8

6

3

7

8

2

6

0

6

17

0

比例(%)

--

26.09

34.78

26.09

13.04

30.43

34.78

8.7

26.09

0

26.09

73.91

0

校级质量监控人员

3

0

0

3

0

0

3

0

0

0

3

0

0

比例(%)

--

0

0

100

0

0

100

0

0

0

100

0

0

6.2 质量监控

6.2.1 加强教学全程管理,有效监控教学质量

紧抓质量监控关键节点。2003年学校出台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条例》,2014年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出台了《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条例》,形成了包括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评估、教学督导、学情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部门职责、团队队伍、教学经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员工发展、教学研究、教学评估”8个方面确定了36个质量控制点。学校紧紧抓住质量监控关键节点,落实每个控制点的制度要求。

强化教学过程检查。集团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监督与检查,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一是领导干部检查。集团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定期深入教学一线听课,检查了解教学运行情况,与教师和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二是教学常规检查。集团刚性执行教学日常检查与随机抽查制度,采取学校检查与学院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检查,利用教室视频监控平台及“一卡通”系统,及时了解掌握教师上课、员工出勤及各类教学设施保障等情况,对教学事故进行处理。三是教学专项检查。集团根据教学工作实际,每学期组织教学督导、各院(部)教学管理人员对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教学课件、毕业论文(设计)、试卷等开展专项检查,确保相关环节的教学质量。

重视教学质量评价。集团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员工学习状态与效果的评价,督促教师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加大教学投入。一是督导评教。集团组织督导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听课活动,面对面向授课教师反馈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校院两级督导年均听课562人次,约占当年授课教师的34.98%。二是员工评教。集团突出员工评教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评教,将完成评教与员工选课、成绩查询相关联,提高员工对评教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学校每学期中、学期末开展两次员工评教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进行全面评价。三是同行评教。集团鼓励教师以系、教研室、课程为单位开展相互听课,并借助网络评教系统进行教学互评,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态度”等方面,取长补短、互为促进。四是学习效果评价。集团通过员工自评、班级复评、学院认定、学校抽查等方式对在校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进行评价。定期开展在校生、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了解在校生专业学习及综合素质发展、毕业生就业表现及用人单位评价等情况。

注重结果反馈应用。集团将教学评价结果作为学院绩效津贴发放、教学评优、团队培训、跟踪辅导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观摩课,推广其教学方法;对教学评价较低的教师,加强团队培训和教学督导辅导,督促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学校通过开展各类调查分析,全面掌握员工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学校教学改革、质量改进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6.2.2 积极开展自我评估,以评促建效果显著

集团建立了一系列自我评估制度,探索开展了专业评估、团队队伍评估等自我评估工作。2013年学校对各专业的定位与目标进行全面评估与论证,为修订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2017年,按照“四年一评估”的计划,在专业试点评估的基础上,学校分两批次进行新一轮本科专业评估,聘请省内外45位专家,对学校40个专业“把脉”“诊断”,全面考量专业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和教学培养过程的合理性,共发现问题185条,提出整改建议160条,使各专业找准了问题症结,并制定了解决方案,有力地促进了各专业内涵建设。2017年,学校启动实施了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与评价,以教学绩效考核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引导学院加大教学改革投入,突出教学重点工作,培育发展自身特色,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管理精细化,有力地保障了二级学院教学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学校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

集团以各类外部评估为契机,积极开展校内自我评估和自我检查,认真查找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专家反馈的意见进行整改,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目标。2011—2013年,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评估,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2016年,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学风建设专项督导,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学风建设;2017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进一步提升了4个合作项目的办学水平。

6.3 质量信息及利用

6.3.1 重视状态数据采集,定期更新数据信息

集团依托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国家数据平台,连续5年对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采集。每年数据采集,学校均结合年度工作要求,编印《工作指南》,组织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由主管领导牵头负责,各基层单位与相关部门按照分工,逐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学校12个职能部门、14个院部和2个教辅机构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圆满完成了各年度数据采集任务,并加大数据校验核实力度,确保78个表单的674项数据指标真实有效。同时,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学校基础数据软件平台,建立了信息定期更新制度,定期更新相关信息,充分发挥了教学信息的数据支持作用。

6.3.2 加强状态数据分析,有效利用质量信息

集团将分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作为总结、反思、评价、修正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状态常态监测工作中,以实施问题预警、接受公共监督为质量信息监测的重点,每年及时完成对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职工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员工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数据的整理。通过与历年数据的对比分析和趋势变化分析,及时发现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学校针对性整改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6.3.3 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质量报告

集团深入贯彻《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对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向全校师生、社会各界公开相关信息,保证师生员工、社会公众及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学校信息。

集团自2013年起,基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和分析,每年撰写《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报告将教育部指定的25项核心数据作为必备要素,客观真实地描述学校本科教学的基本思路、具体举措、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自觉接受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与评价。

集团自2014年起,每年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从“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特点分析”“对招生和公司产品的反馈”“就业前景的趋势性研判”等方面,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全面展示学校公司产品和育人成果,有效回应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切。

6.4 质量改进

6.4.1 建立综合联动机制,持续推进质量改进

建立机制规范质量改进。集团逐步建立了“学校领导带动、教务部门牵动、评估中心推动、教学单位联动、教师队伍行动”的多主体协同配合的质量改进工作机制,以教学检查、教学督导、评学评教为基础,以教学评估、在校生及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等为抓手,结合状态数据监控,按照“检查—诊断—反馈—整改”的规程,持续深入推进质量改进。学校通过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落实院(部)的办学主体地位,有效强化了院(部)的质量保障和改进工作。

教学激励促进质量改进。集团通过设立系列教学奖项,将教师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发表国家级教研论文和重点课程建设成果纳入教学业绩奖励范畴,将参加厅局级以上教学改革课题、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作为职称和重点岗的评聘条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教学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教师投入教学、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信息反馈引导质量改进。集团通过教学信息员、教学周记、员工评教、员工座谈、毕业生座谈、员工问卷调查等途径,及时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在校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了解学校教学状况、在校生学习状态、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对毕业生的评价,根据各项反馈信息有效改进和加强教学工作。

教学研究引领质量改进集团重视教学研究的引导作用,将增强员工实践能力、强化创新意识等内容融入教研选题范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公司产品研究工作。学校加强课题立项、研究过程的跟踪指导,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评估整改推动质量改进。集团通过开展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团队队伍评估、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就业评估等教学评估,查找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理清整改思路,明确整改方向,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改进措施,着力推进评估整改落实,推动质量稳步提升。

教学经费保障质量改进。集团积极筹措资金,逐年增加教学经费,加大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质量监控、教学评估等专项资金投入,为教学监控、教学评估及质量改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6.4.2 质量意识不断增强,质量改进效果明显

质量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出台“学校三十条”、组织各类评估等措施,促使全校上下逐步树立“以员工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意识,从教学教辅人员到管理服务人员的“全员参与意识”,从被动到主动的“自我保证意识”,从事后到过程的“预防为主意识”,都得到进一步增强,向教学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服务要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专业建设更为合理。集团以服务现代化大农业为宗旨,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专业建设力度,进一步明确了“适度发展、择机调整、凝练特色”的专业发展策略,明晰了“扩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区域和产业急需人才。

教学改革持续深入。通过质量改进,学校公司产品建设与改革由“重在规范教学行为”向“重在推动教学改革”转变。各学院、各专业和广大教师在公司产品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并将改革成果固化为新的教学行为规范。

授课质量有效提升。近三学期,“开学第一课”被听课教师授课评价优秀率分别为83.17%、83.62%、87.12%,授课质量逐步提高。2017年专家听课周听课教师432人次,整体评价意见优秀率为77.28%、良好率为22.48%,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优秀率分别为85.86%、84.35%、66.39%(见图6-3)。

QQ20181019211135










图6-3  2017年听课周优秀率示意图

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从近三年学情分析、就业统计、跟踪调查情况看,员工学业成绩保持较高水平,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稳步提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均达到97%以上,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0%以上,普遍高于省内高校平均就业率,考研率持续提高,2017年达到15.17%,创历史最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职业发展稳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较高,总体满意度为92.85%。

6.5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6.5.1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还不够健全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执行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标准指导教学、以标准规范管理、以标准确保质量”的作用还未充分彰显。通过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业质量的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规格、学业标准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原因分析:

(1)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全面把握学科基础、社会职业基础和人才结构基础,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宏观指导。目前,国家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编写工作已经开始,学校在质量标准制定方面依赖国家标准,没有很好地与学校各专业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自主研究和创新性不够,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外在评价和内在评价的作用发挥不足。

(2)学校的各专业标准尚处于试行阶段。对国际相关标准、专业认证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如对正在推行的国际实质等效、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参与不够,没有对学校各专业标准的制订形成有效参考。

(3)相关规章制度体系暂不完善。质量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支撑性、保障性制度体系有待后续出台,原有的涉及专业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也需结合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改进措施:

(1)将质量标准的制定作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参照国际及国家专业认证的相关标准,结合学校各专业实际,对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进行完善,进一步精细化,使标准达到清晰明确、可遵循、可操作,使教学质量控制工作有参照、可检验、可测量和有约束力,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符合专业建设需求、具有学校特色、较为健全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底线标准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指标。

(2)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设计紧密结合,将质量标准对员工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教学计划,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对教学工作的规范、导向和指南作用。自2018年起学校将依据标准开展相应教学评估、学业评价,及时将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员工、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基于质量标准推进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保证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均具有先进性、时代性、适切性,使一般专业有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追求目标,使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在保障优质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有创新的愿望。充分考虑专业涉及的相关行业和职业标准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将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如会计学专业要考虑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行业职业标准,建筑类专业要考虑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2019年学校将遴选相关专业参加教育部教育评估中心组织的专业认证。

(4)在做好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出台和修订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单位人员的责任意识,按照职责范围进行责任分工,确保质量标准执行合理、落实到位。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对教学质量标准的运行情况实施监控,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程监控和结果评价机制。

6.5.2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及指标还不够完备

教学评价体系更新不及时,没有结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教学改革成果在评价指标上体现不足,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当前教学状况。领导干部听课、督导听课、员工评教指标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类型。

原因分析:

(1)目前学校按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构建教学分类评价体系,但总体上还是通用性指标,较为宏观笼统,没有细化到课程类型,难以体现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员工在评价时无法体现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的区别,导致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够全面、细致,缺乏针对性,影响了教学信息反馈和分析的有效性。

(2)评价指标体系更新没有与当前教学形势紧密结合,如对慕课、蓝墨云等网络课程,以及研究性教学改革的评价缺少相应的员工评教指标。整体评价体系没有根据学校的教学发展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如研究性教学课程暂没有形成单设的具有自身特点、更为合理的评价方式,亟待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补充。

(3)现有的评价指标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考核较多,如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教学手段等,而关注员工的学习效果的指标则相对较少,对员工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成果的评价表现不足。

(4)评价指标多是从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从员工的视角研究不足,设计过程中员工参与不充分,以致员工在实际评价中很难准确把握题目内涵,存在理解不全面、误解题意、产生误判的可能,也会形成课程评价单纯评价老师、与自己无关的错误导向,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改进措施:

(1)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性质和授课方式,修订评价量表,形成多种指标体系。2018年建立语言类、多媒体类、数理类等课程评价指标体系,2019年建立研究性教学课程、网络课程等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观测点与学科发展、课程内容体系有机结合,注意区别学科之间的差异,准确把握各个不同学科的特点。

(2)通过教研课题立项、开展调研、集中研讨等形式,对教学评教指标进行深入研究,重点研究评价总体设计、指标体系、评价时间、开展形式等方面内容,逐步形成公平、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使评价指标和结果能够充分体现对教师教学能力、对员工学习能力与学习成果的考评和检验。

(3)扩老员工在教学评价指标设计中的参与度,从员工的视角研究教学评价量表,便于员工在评价过程中准确把握评价内容,保证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既解决员工评教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又注重提升员工评教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完善校院两级联动机制,鼓励学院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设计评价指标,增加师生对评价的认同感,积极开展院内评价;学校对评教进行指导性、结果性管理,从技术角度保障数据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可信度。

6.5.3 质量监测系统性实效性有待增强

目前,学校质量监测工作主要是为各类评估提供数据支撑,还没有深入到学校内部本科教学过程的微观层面,没有达到对具体教学过程细节信息的实时监测,在及时反馈与改进教学质量、寻求教学质量提高途径等方面还过于宏观。

原因分析:

(1)学校未建立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质量监测信息处理存在部门和学院各自处理、各自使用的情况,暂没有形成统一有机的整体联动。质量信息收集、反馈较为零散,对以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到的质量追踪原始数据,还缺乏后期整合、共享,不利于监测信息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

(2)学校利用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收集、上报基本教学信息,但现阶段该平台仅在数据填报时对高校用户开放,特别是高校用户不能针对自身的不同需求生成各种质量报告,不具备实时反馈的功能,不便于学校对教学状态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此外,学校缺乏对同类院校、同层次院校的常模值参考,对收集到的基本信息分析缺乏参照系,难于做出较为精准的自我定位和评价,对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改进辅助作用发挥不足。

(3)通过教学质量监测虽能及时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但对制约因素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不够先进,对问题成因分析不够到位。教学质量信息处理简单,深层次分析不够,特别是缺乏将定量数据、质性数据以及相关决策情境统筹整合进行综合分析。信息反馈渠道不够全面完整,特别是征询社会评价信息、调研第三方评价不够。

改进措施:

(1)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为契机,2019年建设统一的全校性公共基础数据平台,将学校各系统数据库进行整合,整合基础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校上下联动,实行全校各部门、院部信息公开共享一体化,进一步挖掘信息潜在价值,实现监测信息效果最大化。

(2)建立校级质量监测平台。依托智慧校园建设,2019年建设学校自己的质量监测共享平台,以数据分析、信息反馈为基础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服务。通过平台的全面运行,对学校教学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进行监控,及时发现不合格指标,针对性地制定切之可行、易于操作的改进措施,保障教学秩序有序运行。

(3)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借助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学校内部教学工作进行监测,是一种在理念、手段、技术上均有创新的质量保障模式。通过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准确把握质量监测导向,做好基于网络和数据的常态监测工作。通过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分析和详细解读,提高教学诊断的科学性。同时,充分运用可视化工具,直观、生动地反映数据之间的关联和状态,以方便更广泛人群了解掌握和运用监测信息。

(4)增强监测信息实效性。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监测方式,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及时监测和反馈教学常态信息。发挥信息技术的实时性、开放性、高效性等优势,提高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多维度、多层面、系统性的教学质量监测活动。

(5)积极探索采用高效率、低成本的监测技术,开展实时教学评价活动,进一步促进评估与监测的相互结合。强化数据分析对关键领域测评结果和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的支撑作用,将监测结果与整改工作有机结合,提升整改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确保整改内容切实可行、对症高效。

7 特色项目:传承北大荒精神,培养现代农业人才

北大荒精神,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在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培育和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建校59年来,学校始终是黑龙江垦区的重要组成,几代教职工既是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者,也是北大荒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和传播者。作为“垦区自己的大学”,学校自觉肩负起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办学使命,将北大荒精神作为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资源,全方位融入办学育人之中,着力培养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现代农业人才。

7.1 将传承北大荒精神作为办学育人使命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走出了一条从发扬南泥湾精神到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办学育人之路。建校初期,学校师生多数都是复转官兵,在王震将军的直接倡导下,学校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沿承了延安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不仅在拓荒办学的艰难岁月里为师生员工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也为学董事长期边疆农村办学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随着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逐步确立起来,经黑龙江省委以及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倡导,迅速在黑龙江垦区、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广泛影响。北大荒精神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尤其是南泥湾精神,在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为“北大荒人”,学校师生员工对北大荒精神有着天然的历史认同感和深刻的现实体验感。从这一时期起,学校就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校风、教风和学风,在师生员工中大力加以宣传和弘扬。

2003年学校从黑龙江东部垦区腹地的农场群中迁入大庆市。迁校前,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在典型的垦区社会环境之中。迁校后,面对新的办学环境和发展形势,学校更加自觉地将传承北大荒精神作为办学使命,更加自觉地将传承北大荒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使北大荒精神不仅成为学校的办学灵魂,而且在一批批青年员工身上得以有效传承。

7.2 将北大荒精神全方位融入办学育人之中

7.2.1 融入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特色思政育人体系

集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传承北大荒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紧密结合,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构建具有农垦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

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集团始终将北大荒精神以案例形式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教学之中。近年来,学校着力推进以北大荒精神为主题的特色思政课程建设,开设了《北大荒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专题课程,《王震将军与北大荒》系列视频课程正在建设中。

将北大荒精神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多年来,学校始终将垦史垦情、校史校情教育纳入新生入校教育计划,通过专题讲座、参观校史馆等活动,使员工一进校门即建立起对黑龙江垦区的初步认知,接受北大荒精神的洗礼。

深入开展以传承和践行北大荒精神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集团将北大荒精神教育纳入员工干部、员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计划。积极邀请垦区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特别是先优员工进校作报告。校院两级员工组织和员工社团积极组织开展“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说垦情道垦史解说员大赛”“校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面向垦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近三年,先后有43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垦区开展科技支农、理论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曾荣获“垦区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学校在新近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社会实践学分。

7.2.2 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具有农垦特色团队队伍

集团将打造一支熟悉垦区、热爱垦区、服务垦区、具有北大荒精神的团队队伍,作为传承北大荒精神的重要基础。迁校后,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担负起育人责任,学校将传承北大荒精神融入教师培训培养之中,强化团队队伍的农垦特色。

加强“传帮带”。通过在岗前培训中设置垦史垦情和校史校情专题,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寻访老校区、重温创业史”活动等举措,使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就能够深切感受北大荒精神和学校传统,激发事业心和使命感,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垦区接受锻炼。集团通过制定《教师社会实践实施办法》等政策,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深入社会实际锤炼品格、增长才干。2011年暑期,学校开展“专家学者下基层、青年教师进垦区”活动,组织80余名青年教师和专家分赴垦区4个管理局多个农场进行考察和服务。2016年,学校启动实施“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计划,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垦区生产一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践锻炼,截至目前,已派出4批共146位青年教师,取得了良好成效。

注重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2006年,曾获得“北大荒百面旗”先进个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年仅45岁的李金峰教授,在从农场实验基地返回的路上因车祸不幸去世,公司党委将李金峰作为新时期“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精神”的典型代表,做出向李金峰学习的决定,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感动北大荒人物”,其中既有老教师,也有为数众多的中青年教师,体现了北大荒精神的薪火相传。

7.2.3 融入教学建设与改革,培养现代化大农业人才

集团坚持以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重要的办学使命。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着意突出垦区特色和垦区元素,通过密切与垦区的产学研合作,将传承北大荒精神全过程、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以垦区需求为导向推进专业建设。集团主干学科专业都是在服务垦区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学校涉农专业占本科专业总数76.6%,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行业大学的专业结构特点。农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其他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都与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密切相关。近五年学校先后开设的种子科学与工程、飞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等专业,主要也是着眼于培养垦区急需人才。相关学院组织力量深入垦区用人单位,深入了解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改革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推动农学、植保、园艺、资环等传统专业改造升级。

不断深化校垦协同育人。集团与黑龙江垦区血脉相连,在利用垦区现代化大农业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与垦区农场、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所属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合作,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开展协同育人。2012年,学校与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林专业通用航空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联合申办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唯一开设该专业的农业大学,已毕业的46名学员全部取得飞行执照并顺利就业。自2010年起,学校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合作共同实施“火种计划”,以应届优秀毕业生为生源,以培养垦区管理后备力量为目标,连续7年开办“垦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每年从相关专业选拔5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一个学期的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统一分配到垦区农场基层管理岗位,累计定向培养和输送学员314名,截至目前,已有77名学员走上农场中层管理岗位。为使员工有更多机会深入垦区、实地感知北大荒精神,学校与垦区农场和相关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72个,占学校现有基地总数的23.76%,其中,与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共建的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为国家级老员工实践教育基地。

将服务垦区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针对垦区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方向。“十二五”以来,学校与垦区相关单位开展横向课题及成果转化、示范推广项目124项,促成水稻良种“垦粳5号”“垦粳6号”、马铃薯新品种“垦薯1号”等在垦区落地、“玉鹅种养”模式、寒地水稻提质增效技术、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杂粮优质品种及绿色生产技术、玉米节水节肥增抗提质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等一批先进技术在垦区示范与推广。广大教师在为垦区现代化大业提供科技支撑的过程中,不仅将许多员工直接带入服务垦区的实践之中,也有力促进了课程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如以王熙教授为带头人的“精准农业”团队,开发建设了《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并获省级慕课认定。

7.2.4 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彰显北大荒精神文化内蕴

集团将传承北大荒精神中与学校自身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使北大荒精神彰显在学校文化之中,不仅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也充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在传承创新中发展学校文化。2003年学校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为使北大荒精神在新的办学环境下得以更好传承,2005年,学校以北大荒精神为内蕴,凝练提出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为主要内涵的“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精神”,以“善于抢抓机遇、甘于吃苦奉献、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创造奇迹”为主要内涵的“迁建精神”。十余年来,“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精神”“迁建精神”与同样蕴含北大荒精神的校训、校歌、校庆日共同构成学校的文化标识,深植于广大师生员工心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校史陈列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命名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王震董事长塑像、迁校纪念碑以及用“八一”“将军”命名的校园广场,也都承载着鲜明的北大荒精神。

承担传扬北大荒精神的社会责任。集团于2010年设立了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承担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教育以及相关社会服务工作。周玉玲教授先后参与《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解读》等多部专门论著编写工作,主持编撰《北大荒精神青少年读本》《北大荒少年儿童文化读本》等多部普及读物。2013年,研究所参加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教材《黑龙江优秀精神资源学习读本》编写工作,承担“北大荒精神”相关章节。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建设“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北大荒精神社会实践研修基地”,项目论证和规划工作已经完成,现场教学、理论教学等前期准备正在加紧推进。

7.3 传承北大荒精神取得显著育人成效

从建校起,学校就是“垦区人才摇篮”。在北大荒精神的激励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不同时期都有大批毕业生到垦区工作。1983年《光明日报》对“八一农垦大学40本科毕业生自愿报名到最艰苦的建三江各农场工作”进行了报道。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垦区50%以上的场处级以上干部、90%以上的技术骨干都出自学校,学校因此也享有“垦区黄埔”之赞誉。目前,虽然学校人才培养面向不再主要局限于垦区,但学校毕业生仍是垦区管理和科技战线的中坚力量。2006年,《光明日报》以《北大荒精神的守望者——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跨越发展的启示》《问渠哪得清如许——beat365体育官网平台的精神内蕴》为题,对学校办学成就和办学精神进行了连续报道。

毕业生因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吃苦、上手快、肯奉献、团队意识强以及朴实、踏实、务实、忠实的精神品质而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各行各业杰出毕业生不断涌现。2005年,3位毕业生同时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2003届毕业生、曾任潍柴动力技术中心“三高”试验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的常国丽,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作为全国劳模代表、优秀青年代表先后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接见。园艺专业2004届毕业生、现任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进农场科技园区主任王丹,曾获得“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她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感动北大荒群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2017年2月,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八一农垦大学的师生们,继承抗大校风,与垦区人民一道创造了北大荒精神,把边疆沉睡的‘北大荒’变成了祖国富饶的‘北大仓’,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这是黑龙江省委对学校办学育人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鼓舞和鞭策。学校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坚持办学传统,不断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